帮你快速找医生

科学拔苗能助长

2018年12月24日 825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矮小症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大约占人群的1-3%,需要治疗者约占患病人群的三分之一,治疗矮小症曾是世界级的难题,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儿童矮小症的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很多“袖珍少年”完全可以成为“白马王子”。
  1、孩子身高有律可循

每个人从出生后到成年有两个快速生长期,即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一般而言,出生后第1年平均生长25厘米,至1岁时身高约75cm,2岁时约85cm,3岁时约95cm;因此1~3岁平均年增长约8~10cm,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cm,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在这个时期男孩子增长20~30cm,女孩子增长15~25cm。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科成胜权

从季节来说,一般孩子在春夏季长得要比秋冬季快,如果家长觉得孩子整个冬天几乎没长个儿,也别着急,判断孩子的生长速率还是以一整年的变化为准。如果发现孩子总是比同龄人矮,衣裤总是不见变短,以及每年的生长速率小于5厘米时,说明孩子的生长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尽早求医。
  2、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近年来儿童矮小症已成为不少家庭及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现孩子身材矮小后,家长都采取了正确的方法。不少家长因自己孩子矮小,就不加选择地滥用各种“增高”药物,还有些家长期待孩子可能“晚长”,而一味盲目地等待,待孩子已经是高中学生,甚至已经是大学生了,因为求学、就业等发现身高不足时才来就诊,这时孩子的骨骺接近或已经闭合,生长潜力已非常有限,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常常追悔莫及。因此,矮小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怎样才算身材矮小呢?一般来说,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数或两个标准差(国家有标准),儿童期伴有生长速度低于4厘米/年,即称为身材矮小。因此,判断孩子是否属于矮小症,要根据我们国家的标准,目前临床主要依据2005年版的全国城乡男女童身高和体重标准。
  3、科学“拔苗”助长高
  “身材矮小可由多种病因引起,针对不同的病因应该采取相应的治疗办法,切忌盲目用药而耽误治疗”。目前治疗身材矮小的方法大致有三大类:补充生长激素、断骨延长术和保健品。市面流行的各类保健品疗效不确定,断骨延长术虽然能使骨骺已经闭合的孩子身高再增加5~7厘米,但孩子所经受的痛苦比较大,术后的副作用不可预测,风险较大,选择时更需谨慎。而生长激素主要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综合征、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特发性矮小等原因引起的矮小,应该属于特效药;生长激素与抑制性腺发育的药物联合可以用于性早熟引起的矮小,效果良好。
  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矮小症的临床效果,取决于开始治疗的年龄、骨龄以及营养供给等因素。一般开始治疗年龄愈小,效果愈好。生长激素缺乏症引起的矮小一般用药后每年可以增高10~12cm。如曾滥用其他药物而使患儿骨龄增加,则明显影响治疗效果。生长激素的疗程一般可持续至骨骺融合为止,其间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以监测疗效、保证药物效果。治疗期间还应注意甲状腺功能。必要时应补给左旋甲状腺素等。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合理营养,适当的运动及充足的睡眠也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充足的营养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蛋白质、钙、锌等均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要注意均衡饮食。同时,运动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尤其是弹跳可刺激骨骼增长,因而应让儿童多做户外活动。此外,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后出现,所以,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应合理安排时间,不要熬夜,否则也会影响身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