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孩子身材矮小---家长需要了解的方方面面

2021年02月25日 83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孩子身材矮小---家长需要了解的方方面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家长们开始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对于孩子的身高尤其关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得高一些、再高一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普通人群中,有高有矮,其中90%以上的人的身高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孩子的身高严重偏离正常发育的规律,就是医学上说的矮小症,则需要进行检查和治疗。中日友好医院儿科王云峰

好,下面那咱们就从孩子身材矮小的方方面面开始一一道来。

   

第一个方面,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身材矮小?

       目前咱们国内沿用的儿童矮身材的判断标准是: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1.88SD)者。但需注意,其中部分属于正常生理变异。

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个标准不好理解,所以对以上标准进行详细的解释如下:

首先,关于同种族,大家都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群受种族遗传、生活方式和习惯等的影响,其正常身高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咱们中国儿童就要与中国儿童的身高生长的正常范围进行比对,而不应该参照欧洲或美国等的身高范围,那是没有可比性的。

第二,关于同性别和年龄,这个容易理解,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段的身高范围是不同的。而且,男孩子和女孩子存在不同的生长规律,在不同年龄的身高范围也是不同的。

第三,关于“低于两个标准差” (-2SD),家长不知道这个代表什么。这个不需要刻意记忆具体的数字,目前我国采用的是2005年的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差单位数值表,按照孩子的年龄直接在表上进行比对,就可以知道孩子的身高在哪个范围,是否属于矮小。比如,孩子身高在表中的均数位置,提示身高为中等;如果身高在+1 SD位置,则提示身高为中上;如果身高在表中的+2 SD位置,提示身高为高大;如果身高在表中的-1 SD位置,提示身高为中下;如果身高在表中的-2 SD位置,提示身高为矮小。

第四,关于“低于第三百分位”,用俗话说,就是有100个同年龄的孩子按个子大小排队,排在最后的3个人。目前我国采用的是2005年的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百分位数值表。比如,孩子身高在表中的25-74.9%位置,提示身高为中等;如果身高在75-96.9%位置,则提示身高为中上;如果身高在≥97%位置,提示身高为高大;如果身高在表中的3-24.9%位置,提示身高为中下;如果身高在表中的<3%位置,提示身高为矮小。

所以,通过对这个诊断标准的理解,再和孩子的身高进行比对,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身高属于矮小了。

 

       第二个方面,经过临床判断,发现孩子身材矮小,需要做哪些常规检查呢?

       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肝肾功能:如果这些指标显著升高,提示孩子可能存在一些慢性的肝肾疾病,有可能就是导致孩子矮小的病因。2、尿常规、血氨及电解质分析:也是为了排除一些慢性疾病导致的身材矮小。3、甲状腺激素检测:甲状腺激素也是影响孩子身高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激素,所以一定要检查。4、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检测:依据孩子的临床表现,如果提示有其他内分泌激素缺乏可能时,需要对其他激素选择进行检测,比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第三个方面,以上只是一些常规的检查,为了明确矮小的病因,我们需要完善一些特殊的检查。包括哪些呢?

      这些特殊的检查项目可能很多家长之前都未曾接触或了解过,咱们需要详细介绍一下。

1、骨龄片:骨龄(BA)代表孩子的发育年龄,比实际年龄(CA)更能反映人体骨骼的成熟度,具体方法是拍摄左手的X线片,通过观察各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面积大小,判断孩子的骨骼生长情况、骨骺的闭合程度以及生长潜能。常用图谱法,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将孩子的骨龄片与标准的图谱进行比对。

2、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在体内呈脉冲式分泌,无法像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测项目一样,通过一次随机采血就能判断孩子的生长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因此,要通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来进行判断,通过检测药物激发后的生长激素值来判断孩子是不是生长激素缺乏。

3、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导致女孩子身材矮小的病因中,有一种特殊的染色体病---Turner综合征,该病的确诊依赖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因此,身材矮小的女孩子都应该做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病因。

4、垂体核磁:垂体是负责咱们各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分泌的总中枢,垂体核磁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有没有垂体先天发育异常、或者垂体肿瘤的可能性。

 

第四个方面,也是家长非常关注的,孩子矮小应该如何治疗呢?

通过前面介绍,大家已经了解了身材矮小的孩子如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等,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接下来就是治疗的问题:

1.  药物治疗的问题:

 1)生长激素的治疗问题

这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一些因身材矮小来就诊的孩子家长,在初次就诊、孩子病因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急切地想知道孩子是否需要应用生长激素。说明社会和家长对生长激素有了一些了解,但了解的并不客观和全面。目前生长激素针剂在国内市场上有进口的和国产的产品,剂型有水剂和粉针两种。在说明书中,其适应症是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但目前美国FDA批准的生长激素治疗的常见适应症已扩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Turner 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症、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身材、Shox 基因缺乏和Noonan 综合征等。生长激素在使用后,为了保证有效促生长效果,需要每天或每周注射,由家长协助或年长孩子自己完成。如果孩子有急性感染时,可以暂时停止几天。

2)甲状腺素片治疗的问题:

对于临床明确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身材矮小、或者生长激素缺乏症同时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要给予小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片替代治疗。临床常用优甲乐,根据病情和化验结果调整剂量。

3)其它药物:

如果孩子为生长激素缺乏症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者,则需要补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临床常用强的松,为避免过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孩子生长的影响,要由专科医生及时调整剂量。

2. 药物以外的治疗问题:

1)继发性矮小的病因治疗:

有些孩子是由于一些慢性疾病导致的矮小,如长期的营养不良,通过调整喂养、给予全面均衡饮食,促进食欲等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的营养状况,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促进身高增长;有些孩子是由于慢性肝炎、肾炎等导致的身材矮小,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治愈后生长速度可以改善。

2)重视后天因素,挖掘生长潜能:

孩子的生长除了先天因素、如种族和遗传起主导作用外,后天很多因素也会影响生长潜能的发挥,包括营养情况、睡眠情况、体育锻炼、精神情绪、疾病情况等。

营养情况:强调营养要充足、均衡,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样化,在孩子每天的膳食结构中,做到有甜有咸、有荤有素,适当吃些粗粮。另外,不要给孩子吃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避免孩子身高、体重发育过快,有可能会出现青春期提前,最终影响终身高。

睡眠情况:生长激素是在晚上出现一个分泌高峰,促进身高增长。有些家长喜欢熬夜,影响得孩子也是不到夜间12点不睡觉,甚至更晚。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孩子身高增长。建议学龄前和学龄期的孩子能够在晚上10点前进入睡眠状态。

体育锻炼:在保证孩子充足营养的前提下,经常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研究显示,通过运动可以显著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并促进骨骼的生长,虽然运动本身并不能遗传所决定的身高增加,但是通过运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生长潜能。

精神情绪:有些家长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经常对孩子提出各种严格的要求,使孩子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甚至出现情绪抑郁等,长期的压力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增长。另外,家长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养成健康开朗的性格,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以上希望通过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对家长非常关心的孩子的身高问题给以系统介绍,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帮助。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