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什么是真菌性角膜炎?

2019年05月29日 82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真菌性角膜炎又称角膜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一种角膜病。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迄今发现70余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根据真菌在眼部感染中的不同致病作用,将其分为丝状菌和酵母菌两大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一般均有诱发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角膜外伤,特别是植物性眼外伤:以稻谷最常见,其次是枯草、植物枝叶擦伤和尘埃,泥土,砂石等异物所致。另外,隐形眼镜的配戴以及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常见致病菌为曲霉素菌属、镰刀菌属、念珠菌属、青霉素菌属和酵母菌属等。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一般真菌入侵角膜后,数日内发病,局部病变严重但自觉症状较轻,轻中度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伴视力障碍。结膜充血或混合充血,角膜病灶呈白色或灰色,致密,溃疡表面干燥欠光泽,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外观,表面由菌丝和坏死组织形成边界清楚的灰白色隆起病灶(菌丝苔被),有时在角膜病灶旁可见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溃疡周围有胶原溶解形成的浅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环。病灶后可有斑块状纤维脓性沉着物。前房积脓,呈灰白色,粘稠或呈糊状。真菌穿透性强,严重者角膜变薄、穿孔,可发生真菌性眼内炎。

实验室检查:角膜刮片、真菌培养、共焦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真菌菌丝,是确诊的关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