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肿瘤预防第二弹:特殊人群,特别关注

2018年11月01日 772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上周我们介绍了肿瘤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其实,对于某些肿瘤高危人群,日常的预防或许还不够,适当的医疗介入性预防可以更加精准和有效的预防肿瘤。毕竟,谁会嫌自己太安全呢?解放军第309医院放疗科匡山

实际上,医疗介入性肿瘤预防是一个比较难以掌握分寸的话题。因为相比直接治疗肿瘤,利用手术、长期服用药物、注射疫苗等手段对健康的人群进行预防,可能会引起过度治疗、不良反应等。而且相比于健康饮食和运动教育,介入性预防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花费或医疗资源的浪费。此外,必须有足够大的样本统计量才能发现预防的意义所在,肿瘤的发生或不发生都无法从某个个体身上找出规律。因此,医疗介入性预防应当适度适量,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草木皆兵。

预防性切除手术

预防性切除手术仅针对肿瘤发生风险极高的几类患者,通常发病率超过50%。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个体通常会被建议进行预防性结肠切除术。这种疾病是因为APC基因突变所导致,发病率不同人群间为1/7,000-1/23,000。手术通常在患者25岁前完成,虽然这个年龄段大量息肉已经出现,但只要在肿瘤病灶出现前进行切除,预防有效率接近100%。

另一个例子是带有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达60%,卵巢癌发病率也非常高BRCA1突变发病率55%,BRCA2突变发病率16.5%)。如果带有上述突变的女性在适当的年龄BRCA1突变35-40岁,BRCA2突变40-45岁)摘除卵巢,不仅可以预防卵巢癌的发生,也可以将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一半。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在就因查出BRCA1突变,先后进行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和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极大地降低了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风险。

接种疫苗

居然有可以预防肿瘤的疫苗!赶紧去打吧!别天真的,现在只有治疗肿瘤的疫苗,而且还不是普通人打得起的(数万至数十万美元)。这里说的疫苗,确切地说预防的是可能引起肿瘤的微生物的感染。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7种病毒、2种寄生虫和1种细菌能够引发肿瘤,其中HBV、HCV、HPV导致的肿瘤占全部微生物感染引起肿瘤的90%。这些微生物感染数年至数十年后才会引发肿瘤,前两者感染主要导致肝癌(乙肝和丙肝),HPV可以引起宫颈、生殖器上皮、肛门、口腔和咽喉等多部位肿瘤。已知的HPV病毒有150多种,但它们并不都那么危险。仅有少数的几种亚型会引发肿瘤,其他的HPV感染无明显的症状并且能够自愈。目前已有成熟的针对高危HPV亚型的疫苗上市,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于去年7月批准进口GSK公司的卉妍康疫苗。至于乙肝和丙肝疫苗,这里就不啰嗦了,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提醒各位定期检查抗体,抗体弱了就去补一针吧。

预防性药物

长期低剂量的服用一些预防性药物,也能够降低肿瘤的发病风险,其中研究最为明确的是抗雌激素药物预防乳腺癌和阿司匹林预防胃肠道肿瘤。

抗雌激素药物预防乳腺癌

他莫昔芬是最早用于高危女性预防乳腺癌的药物,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和英国NICE的推荐。多项临床试验显示,他莫昔芬可降低38%患乳腺癌患病风险,包括降低50%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风险,但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无预防能力。不过其不良反应是会增加子宫内膜癌和血管栓塞的风险,因此难免会有“拆东墙补西墙”的“嫌疑”。在随机临床试验对比中,雷洛昔芬虽然在预防乳腺癌发生方面比他莫昔芬差25%左右,但它不增加子宫内膜癌和其他妇科疾病的风险,安全性要好很多。

此外,临床试验显示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使用拉索昔芬和阿佐昔芬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长期研究表明,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的预防效果甚至优于他莫昔芬。

阿司匹林预防胃肠道肿瘤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除了有助于控制血压以外,还能够降低肿瘤的发病风险。有明显的证据表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结肠癌、胃癌、食管癌1/3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服用超过10年的人群,上述肿瘤发病率可降低9-12%;同时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也有预防作用,可使发病率降低5-15%;但对胰腺癌、子宫内膜癌、血癌无预防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阿司匹林引起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因此长时间服用此药物,应定期检查有无出血风险。

无效的预防传说

这里说的无效的预防传说并不是民间偏方,而是有前期药理学证据支持、可能有预防肿瘤的功效的药物,但经过临床实践和研究之后,研究者发现这些医疗手段并没有效果。

第一个案例是β类胡萝卜素。虽然实验室和流行病学数据预计它们可能有抗癌活性,但美国和欧洲的针对β类胡萝卜素的随机临床研究显示它们并没有预防肿瘤的能力。甚至有两项大范围的针对严重吸烟和石棉接触人群的研究显示,β类胡萝卜素可能会增加患肺癌或肺癌预兆性疾病的风险。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维生素E,临床试验SELECT证明维生素E和硒对预防前列腺癌没有作用。后续临床也证明了这观点,甚至额外补充还会引起前列腺癌发病率的上升。

至此,相信大家对肿瘤预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总的来说,多样的饮食结构、规律的运动和合理的体重有利于免疫系统杀死肿瘤细胞,降低慢性炎症反应发生,从而降低整体肿瘤发病风险。而多数情况下,肿瘤的发生风险是和衰老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就应该开始定期的进行肿瘤筛查,力求在肿瘤形成早期将其发现并移除。

而对于高危人群,进行肿瘤医疗介入性预防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正确使用医疗手段,可以极大程度的有针对性的降低患肿瘤的风险,乳腺癌和三大常见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食管癌)尤为明显。如果确认属于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开始介入性预防。当然,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肿瘤早就不是无法治愈的疾病了,并不需要过度担心,比如说使用手术、放化疗或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乏完全治愈肿瘤的案例。相信在未来,大部分肿瘤将变成并不可怕的可治愈疾病,而这种转变一定是依赖日常预防、早期诊断、晚期治疗等多方位医疗手段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