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20岁的年纪,50岁的腰,你的腰到底是怎么了

2019年11月28日 816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是一种老年病,其好发年龄为30~50岁,男女比例2:1。

据统计,有80%的人经历过腰痛。在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和骨折等严重问题以外,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而其发病的根源在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俗称“磨损”。

人的脊椎像一摞砖头,椎体是每一节脊椎骨前半部的短圆柱型结构,是躯干这座大厦的承重墙。

椎间盘位于上下椎体之间并与之紧密连接。我们可以把正常的椎间盘想象成一个馅饼,馅儿是“髓核”,皮儿是“纤维环”。

髓核有利于保存水分,对脊柱的压力起承托和缓冲作用。纤维环则紧紧包裹住髓核

当髓核对纤维环长时间、大力度地挤压时,纤维环就会被慢慢磨损,当髓核终于冲破纤维环的怀抱时,椎间盘突出就发生了。

我们常说年轻人的脸蛋满满的胶原蛋白,椎间盘也一样。

中青年人群的髓核含水量丰富,饱满而韧性十足。就像馅饼的馅又满又硬时很容易把皮撑破一样,面对年轻的髓核,纤维环真的是压力山大呢。

反而是老化脱水萎缩的髓核更温柔一些,正如馅小的饼不容易破。

这么多年轻人,为什么偏偏是我

前面说到,椎间盘是个缓冲垫,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椎间盘承受着与椎体一样的压力,是不是很厉害?就像我们反复去挤压一个馅饼,只要够努力,总有把馅挤出来那一天。负重过多就会出事了。

人在由爬行进化为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把全部上半身的重量都放在了小小的腰椎间盘上。而异常的姿势和动作又会增加这一负担。

例如,由站立位向前弯腰的过程中,压力会增加50%;如果放松地坐在没有靠背的地方,压力会增加80%。

因此,长期伏案工作、开车和上半身负重(搬东西或者肥胖)都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此外,剧烈运动和吸烟也可能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

不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突出?下面告诉你三个筛查的小办法:

1.感觉异常,可能出现红色区域的疼痛和蓝色区域的麻木;

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感觉异常区域

2.无力,常见的有蹲下站立费力或者足跟、足尖行走困难;

3.直腿抬高试验,需要在朋友或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如果伸直腿被动抬起30°~60°时出现下腰部或者腿部疼痛不适,就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的问题了。

直腿抬高试验

以上自我筛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可能中招,还是要及时看医生。

腰突不要怕,咱们有办法

椎间盘突出多数是个良性过程,有87%的患者可以在3个月内得到缓解。不用一开始就拍片子,核磁和CT检查用于症状严重、症状进展或者4到6周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应的,症状发生6周之内通常建议保守治疗,可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止疼。

建议多卧床休息,待疼痛缓解后于床上行腰背肌及下肢功能锻炼。

当然,如果症状严重,千万别忍着,有大约10%的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治疗,通常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6周治疗无效的患者。

最后,最重要的,是预防!预防!预防!

1.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强健的腰背肌肉对腰椎有维持和保护作用。游泳是非常好的锻炼腰肌的方法。但在常见的四种游泳方式中,蛙泳和仰泳的动作,腰和脊椎都是伸展的,符合人的正常生理曲线,而且使腰椎肌肉保持很好的紧张度;而自由泳和蝶泳的动作除非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否则对腰的损伤是很大的。

2.腰部用力要正确

 在搬、抬重物时,应将两足分开与肩等宽,屈膝,腹肌用力,再搬动物体。此时大腿和小腿的肌肉同时用力,分散了腰部的力量。若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从地上搬取重物,腰部承受的压力可增加40%,极易损伤腰部的韧带、肌肉和椎间盘。故搬物时不能弯腰,而应屈膝,要保持腰部正常直立位置时的曲度,避免力量集中在腰部。如物体太重,不可强行用力。

3.饮食注意不可少

维生素E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紧张的作用,同样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的症状。日常生活中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鳝鱼、大豆、花生米、芝麻、杏仁等。蛋白质是形成肌肉、韧带所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日常生活中含蛋白质多的食物有猪肉、鸡肉、牛肉、肝脏、鱼类、鸡蛋、豆类及其豆制品等。

“腰”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

腰疼了,可能会让你彻夜难眠

坐立难安,行走不当

所以,为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请保护好我们的腰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