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慢性疼痛终于是疾病了

2018年07月04日 924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世卫(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第十一修订本的国际疾病分类。其中,慢性疼痛也有了疾病编码,终于成了疾病。慢性疼痛终于被正式确定为疾病了,可是一件关乎你我荷包和社会发展的大事呢。
       多年以来,慢性疼痛本身是不是病?争论不休。大多数人,都会把慢性疼痛看作生病的伴随症状,或者是生病引起的一种难受感觉。这种观念导致大多数人,包括医生对疼痛漠视。许多人疼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慢性疼痛是疾病,需要治疗。
       事实上,很多逐渐加重的退行性疾病,包括骨关节炎、椎管狭窄症和骨质疏松症,会伴有长期的疼痛。慢性疼痛,作为生病的一种伴随症状或难受感觉,自然而然地,难以得到重视和关注,在有些医疗体系里面保险也不涵盖它们。病人看病呢,就是要治病根的,谁也不会强调伴随症状的诊治,大家不都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么?
        但是,人们后来发现,有些慢性疼痛是没有伴随疾病的,譬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长达数十年之久,而原发的带状疱疹却很早就自愈了;三叉神经痛发作时难以忍受,发作的缓解期和正常人无异。手腕扭伤了,本来就没有伤到骨头,却导致整条胳膊又肿又痛又不敢动,那扭伤早就不是个事了,仍旧长年累月地剧痛,胳膊也变得残疾了;还有一种纤维肌痛症,本来就找不到病因,大多数的三叉神经痛也有类似的特点。没有可以伴随的疾病,却有伴随症状,那么慢性疼痛到底是谁的伴随症状呢?这就尴尬了。
        事实上,很多病人的慢性疼痛才是主要的,甚或唯一的临床问题。但是,长期忽视所导致的一个现状,是慢性疼痛极为高发,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超过20%人口惟患慢性疼痛。我们还可以从美国的统计数据看到,那里2012年的慢性疼痛医疗支出,竟然超过了心脏病、肿瘤和糖尿病三大人类健康杀手的费用总和。由此可见,慢性疼痛所造成的医疗负担极重,全社会都应尽早重视起来。
         那么,这个国际疾病分类能让人们重视慢性疼痛么?本瓜的答案是肯定的,也不然,也就没有这篇小文了。
        脑补一下吧。国际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或死因的某些特征,来分类和编码的一个系统。别急哈,这个编码可不是无聊的数字,它的导向是医保,也就是大伙儿看病的荷包,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国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初,就开始推广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的第九修订本。当前卫健委推的、本瓜正用着的是第十修订本。经本瓜掐指一算,对于这次发布的新版本,卫健委会在四、五年之后向全国推广,因为世卫要求成员国从2022年起使用这个新版本,而中国是它的成员国之一。
        其实,以前的旧修订本不是没有编码慢性疼痛。它也包含了根据感受部位的疼痛,如头痛;有根据病因的疼痛,如癌痛;还有根据受影响解剖系统的疼痛,如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但是,编码不够系统,也不全面,更没能明确它们的疾病性质,于是得不到有效的统计和管理,也没有针对性的诊治。
         这次慢性疼痛的编码,是由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主动去联系世卫,然后成立慢性疼痛分类特别工作组。在世卫对应的框架里面,该工作组十多年才磨一剑,终于制定了这个标准。它把慢性疼痛归为七类,分别是原发性、癌性、创伤或手术性、神经病理性、头面、内脏和肌肉骨骼等。为了保障这次慢性疼痛编码的成功,IASP鼓动了全球的疼痛医学专家来积极参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