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孩子身体瘦弱,如何冬令进补?听两位儿科专家说

2017年10月30日 9868人阅读

一到冬天,不少家长就忙着给孩子进补,那么孩子在冬天究竟该不该“补”呢?泰坤堂成都国医馆曾桂芳、陈立翠两位儿科专家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小儿冬令以“调”为主    

四川省老中医药专家、泰坤堂“儿童性早熟及健康助长”工作室首席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原院长曾桂芳教授指出,儿童各脏器的发育尚不成熟,本身有肺、脾、肾不足的特点,一部分孩子属于体虚儿,但如果过度滋补,过犹不及。


所以在冬令进补的理念上与成人应有所区别。小儿不能以“补”为主旨,而要以“调”为主。 另外,她强调儿童冬令进补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讲究个体化,根据不同孩子的体质,该治的治,该调的调,确实该补的也要补。

 

不同体质小儿如何调补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副主任委员陈立翠介绍,冬季可以根据儿童不同的体质进行调补。如果孩子有疾病,应该先治疗疾病。如果孩子没有特殊病证,建议以食补为主。


确实体质虚弱的孩子,以及在一些疾病的治疗、康复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服用中药汤剂、膏方等辅助治疗。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均需先明确孩子的体质,可请专科医师通过舌象、脉象、体征等鉴别。


临床上,气虚的孩子相对较多,以肺气虚和脾气虚为主。建议可适量食用药食同源的食材淮山药、芡实,营养丰富,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阴虚体质的儿童,如有地图舌、容易咳嗽,冬季可以适量多吃白木耳。比如以白木耳、薏仁、莲心,加适量冰糖做成甜品。 冬季反复咳嗽、痰多的孩子,宜吃萝卜。


有些家长存在误解,认为孩子正在吃中药的时候不能吃萝卜。实际上,陈立翠教授解释说,生萝卜确实与人参忌食,但平时小儿服用的中药不太会有人参这样的药材。绝大部分孩子即使在吃中药,也是可以吃萝卜的。萝卜是冬季很好的调补食材,“秋冬的萝卜赛人参”。当然,如果家长实在“吃不准”,可以先询问医生是否与正在服用的中药有冲突。  阳虚体质的孩子,多为脾肾阳气不足,表现为手足冰冷、遗尿等,如果对羊肉不过敏的话,冬天可以适当吃一些。但是姜不主张过敏体质的孩子吃羊肉,因为发性比较大。所以还是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  


平时出汗多的孩子可以用黄芪、太子参、浮小麦、红枣煎茶饮,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陈立翠提醒,儿童容易多汗,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应该区别对待。 


儿童要防“补过头”导致早熟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白白胖胖才是身体好的表现,平时除了特别注重饮食,还给孩子吃滋补品。其实,儿童不宜过补。曾桂芳教授提醒,一方面,营养过剩容易导致肥胖,而儿童肥胖是脂肪细胞增多,生长发育期又不宜过度节食减肥,因此一旦肥胖可直接影响到成人后的健康。临床上已经发现7、8岁的孩子脂肪肝、高血脂,甚至糖尿病早期,与营养过剩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进补过度,如服用雌激素含量高的一些补品,容易导致性早熟。


曾桂芳建议,儿童不要盲目服用滋补品,饮食也要讲究均衡、适量,同时要坚持运动、控制体重。现代社会的孩子大多不缺营养,千万不要“补过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