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指南1:血管瘤的随访观察和积极治疗

2020年04月17日 8761人阅读

根据脉管性疾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Mulliken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将其明确区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接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病变,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病程和转归。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经过四次全国性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研讨会,对血管瘤治疗的适应症,淋巴管畸形、微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等已初步达成共识。

在卫生部和中华口腔医学会有关领导支持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并参照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治疗指南,以期对我国脉管性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观点、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会不断出现,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和科研成果,定期进行修改和更新。

血管瘤的随访观察和积极治疗

血管瘤是良性、能够自行消退的真性肿瘤,自然病程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3期。非增殖期血管瘤的处理原则为随访观察,其它情况下则需早期干预治疗,其理由有:

1)血管瘤虽然一般以点状病损开始,但其自然病程有2个快速增长过程(分别是出生后1~2个月和4~5个月),期间病变迅速发展,病损的危害性具有不可预测性,如果能尽早干预,有可能阻止其进入快速增长期,从而遏止巨大血管瘤的发生;

2)血管瘤对儿童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后果最为严重的是累及咽喉和气管的血管瘤,如果不积极采用激光或气管切开术等治疗,患儿会因气道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3)眼部等重要部位的血管瘤应尽早积极治疗,以防发生弱视等并发症;

4)大面积皮肤血管瘤还会导致皮肤溃疡、继发感染等;

5)容貌毁损可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孤僻、自信心下降等;

6)对于血管瘤最终消退的程度,目前尚缺乏客观的判断指标。

因此,对于婴幼儿血管瘤应早期予以积极控制和干预,除非发生在隐蔽而又不会导致功能障碍的部位,才可以考虑随访观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