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害怕内眼角瘢痕,内眦赘皮术式又那么多,到底该怎么选?眼整形科普五:内眦赘皮术式解读——Y-V成形术

2021年05月09日 899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前文中提到:守宝博士后于8年前(2013年)在杨群老师、杨军老师、汪希老师的指导下曾写过一篇关于内眦赘皮手术术式和经验分享的文章(Epicanthal fold correction: Our experience and comparison among three kinds of epicanthoplasties)发表在国际著名美容整形杂志(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上,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引用16余次,充分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文章中我们综合各种手术方法的优劣,针对内眦赘皮的不同类型及解剖特点,主要采用横切纵缝、Z成形术、V-W成形术这三种方法,对252例内眦赘皮患者进行了内眦开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事实上,除了文章中描述的这三种方法外,我们还常用Y-V成形术Mustarde来开大内眼角。类似于横切纵缝法,Y-V成形术也主要用于轻度内眦赘皮矫正,但更适合于伴有内眦间距离增宽者,而Mustarde法有一些较为特殊使用场景,如:倒向型、内眦型赘皮(具体解剖分型见下图),尤其是合并内眦间距增宽、小眼症和上睑下垂者。这篇文章守宝博士后将对Y-V成形术进行重点解读。

Postscript: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有的只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小仙女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Y-V成形术 (Y -V plasty) 用于内眼角手术的具体的做法如下(下图):先在内眦部设计两个对称的横Y形切口,其中C点为术前的内眦点,D点为新的内眦点,Y的两条臂沿着上下睑缘走行(前面提到过,沿着睑缘走行的瘢痕不明显)。“Y”的长轴位于内眦平面,其长度根据内眦赘皮程度和需缩短的内眦间距离而定。按设计线切开皮肤,彻底松解三角瓣ABC下方的眼轮匝肌和纤维条索,直到可以清楚的看到下方的内眦韧带(下图左侧)。这里到了本术式关键点了——内眦韧带折叠缩短,即:将内眦韧带从新固定到更靠鼻背的位置,结果是小仙女们就可以有更长的大眼睛了(这里就解释了为什么Y-V成形术更适合伴有内眦间距离增宽者)。接着将三角瓣ABC的顶点C向前推进到Y的底部(D处),皮肤切口就封闭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Y形的两条臂两侧皮肤量差别交大,可以沿着睑缘延长切口,如果只是轻度的两侧皮肤不对称,则不需要处理,术后会自行消失。

图片引自我们九院王炜老教授的整形外科学(整形外科的经典著作)

通过手术步骤可以看出Y-V成形术比横切纵缝法略复杂,但相较V-W成形术和Z成形术要简单,这也决定了Y-V成形术比较适合于轻度内眦赘皮者。但经典整形外科学上建议用于较严重的内眦赘皮该术。守宝博士后也见过有的专家喜欢用Y-V成形术进行重度内眦赘皮矫正,但此时三角瓣需要移动的距离就会长很多,相应的Y形的两条臂处的切口就要延长的更多一些,瘢痕也会更明显一些。考虑到医美手术瘢痕应该更小一些,所以守宝博士后建议求美的小仙女们尽量不要选用Y-V成形术矫正重度内眦赘皮,给大家上个图看看Y-V成形术用于重度内眦赘皮术后的结果吧(下图)。

既然提到了Y-V成形术,顺带给大家再科普一下整形外科的经典术式V-Y成形术,其实,在临床上V-Y成形术用的更多一些,和Z 成形术一样,是我们整形外科的重要技能点。V-Y成形术原理与Y-V成形术相反,给大家展示一些V-Y成形术的妙用吧(下图)。比如:综合鼻整形的时候,如果鼻尖顶的太高,鼻小柱皮肤不够,那就可以用V-Y来延长鼻小柱,此外,睑外翻也可以用V-Y来矫正。

图片引自我们九院王炜老教授的整形外科学(整形外科的经典著作)

特别说明:内眼角位于面部中央,不恰当的术式选择可能会导致内眦部明显的瘢痕和手术效果不佳。如果有内眦赘皮或眼整形方面的问题困扰,欢迎咨询,我会利用自己对各种术式的熟知,为您量身定做适合的内眼角术式,加上守宝博士后十多年的显微外科功底,希望将内眼角的瘢痕做到最小,谢谢关注!

本文系上海九院整外守宝博士后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