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2018年河南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年会成功召开

2021年03月09日 942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18年11月23-24日,河南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由河南省医学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承办。会议邀请我国著名烧伤外科学专家、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陈璧教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刘毅教授做专题学术报告,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贾晓明教授做学术交流点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苟建军教授、河南省医学会曾军杰副秘书长到会祝贺并讲话。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崔正军

陈璧教授对治疗和随访时间超过20年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85.0%~99.5%TBSA、Ⅲ度面积68%~96%TBSA),就如何达到心理康复、功能康复、容貌改善、重返社会、享受和健康人同等的就业权利等问题,做了《特重烧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与回归》专题报告,传授了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和体会。

刘毅教授做了腔隙性创面修复的专题报告,认为其修复难点在于:(1)腔隙形状不规则、常规的(肌)皮瓣无法有效填充无效腔。(2)腔隙内包含重要组织,如骨、大血管、肌肉、肌建甚至重要脏器,彻底清创势必会出现严重的功能缺失。(3)若合并糖尿病、痛风等引起创面难愈的因素会加重修复难度等。刘教授结合大量的临床病例,传授了修复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崔正军教授做了《澳洲烧伤研修见闻》专题报告,比较分析中澳烧伤救治现状,传授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使大家全面深刻了解国外烧伤救治信息。

贾晓明、雷万军教授在总结时认为,陈璧教授的专题报告提供了大面积深度烧伤系统康复的丰富经验。随着烧伤救治水平不断提高,烧伤治疗的终级目标,不仅是延长患者的生命,更应注重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修复质量,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与回归是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体现在医师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度负责的关爱精神,也是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刘毅教授对腔隙性创面进行修复,提出全新概念,指导性强,是对复杂性、难治性烧创伤创面精细化治疗的新探索。

本次会议学术交流方式,参考了2018年10月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福州年会的形式,由7名专家领衔的28名教授针对烧伤液体复苏容量管理、烧伤镇静镇痛、烧伤感染防控、儿童烧伤救治、烧伤难愈性创面、烧伤康复以及烧伤护理进行了7场辨析会,气氛热烈、发言踊跃,这种会议组织形式使参会代表拥有更多的交流与发言机会,尤其对中青年医师的培养和基层医师的学术水平提高,无疑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本次会议从投稿中挑出5篇中青年优秀论文做专题报告,展示学科后继有人的传承精神,会议持续到晚上7点多才结束,200人容纳量的会场座无虚席,还有多人站到后排听课。此外,会议开设直播,让未能前来参会的同行可以了解现场实况。

收稿日期:2018-12-07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