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脊柱转移瘤综合治疗及进展

2018年07月13日 77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恶性肿瘤患者中大约有10-40%的患者会发生脊柱转移,多累及胸椎和腰椎,其原发病灶主要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肾癌。脊柱转移的患者中有5-14%会产生脊髓压迫,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神经功能损害及进行性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陈鑫

既往对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随着治疗理念的发展,对于产生脊髓压迫症状或脊柱不稳的脊柱转移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获得临床医生的共识Patchell等研究者发表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同样认为外科手术联合放疗明显优于单纯放疗,同时还指出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重要方法。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肿瘤、解除神经压迫、稳定脊柱、防止神经受损、减轻局部顽固性疼痛。

手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已被广泛接受,但对于手术适应证判断、手术方式选择等尚存争议,因此针对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评分、分类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指导手术适应证判断及治疗方案制定,临床上以Tomita 评分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在此本文做详细介绍和阐述。

1 Tomita分型

Tomita根据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侵犯范围分成Ⅰ-Ⅶ型(表1),再根据Tomita评分系统(表2)对肿瘤恶性程度、脏器转移及骨转移情况进行评价,总分2-10分,根据不同评分指导选择不同治疗方案,以指导手术方案选择,如表3

2 Tomita评分系统

脊柱转移性肿瘤术前评分系统及分类众多,在对患者作出预后判断及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前,应根据患者特点,选择适当的评分系统和分类。尤其重要的是,应综合考虑预后评估与脊柱局部不稳定评价,决定是否施行手术治疗,同时结合基于局部解剖结构的分类,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其他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药物靶向治疗及立体放射治疗等方法导致患者生存率的改变和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皮质醇或者二磷酸盐虽然机制不清,经静脉或口服激素能够改善或者解决脊柱转移患者的神经症状和疼痛。减少破骨的再吸收被认为能够有助于癌性疼痛和骨折的预防。在乳癌,前列腺癌和多发骨髓瘤的患者,受益较明显。

临床证实脊柱减压术后,外部放射线的治疗对放疗敏感的肿瘤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也常被推荐应用于对放疗敏感的存在或大或小的病变的肿瘤患者。同样术前放疗可栓塞血管丰富的转移瘤(肾细胞癌,乳头状甲状腺癌,平滑肌肉瘤)能减少术中出血,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术前可采用化疗。另外,在肿瘤放疗敏感的病变患者中,单独的放疗成功率为80%,能够改善脊柱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硬膜受压的患者中30%感觉到神经功能改善,60%疼痛明显缓解。放疗定点辐射伴或不伴化疗是目前治疗没有神经损害的疼痛的主要方法。

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化疗是一个系统的治疗,很少单独用来治疗脊柱转移瘤。虽然针对性的化疗缓解疼痛需要的时间较长,但却能够缩小瘤体,减轻疼痛。化疗分为抗肿瘤药和预防改善肿瘤作用的药物。抗肿瘤要针对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尤文肉瘤,成骨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和淋巴瘤。靶向药物的治疗的发展为肿瘤的控制,长期带瘤生存期有延长。我们脑脊柱外科依托肿瘤医院强大的放化疗平台,充分利用多学科合作,为广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会制定出更全面的方法和策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