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为什么中年人的腰总是酸痛不舒服?

2018年07月20日 575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大约80%的人一生中在某些时段都会经历腰痛。国内对成年人的研究结果表明,35-55 岁年龄段是腰痛的好发年龄,腰痛是最常见的因健康问题而误工的原因。

当中年人出现腰痛症状时,马上跃入脑海的是“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真实情况确实如此吗?

中年人腰痛的原因有哪些?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杜建伟

按腰痛发病的持续时间划分,腰痛可以分为急性腰痛、亚急性腰痛和慢性腰痛三大类。按照能否找到明确病因,腰痛又可分为特异性腰痛(有病因)和非特异性腰痛(找不到病因)。

急性腰痛最常见的原因由肌肉或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引起,经保守治疗疼痛都在几周内明显缓解,也有少数急性腰痛由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

而慢性腰痛原因复杂,主要有慢性腰肌劳损、关节突源性腰痛、盘源性腰痛、腰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骨质疏松性腰痛等,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值得庆幸的是,大约 90%的腰痛患者在1月内可以获得缓解,但不同人群腰痛的复发率可达 25%-70%之间。当首次腰痛发作后,再发腰痛的可能性增加4倍。引起腰痛的原因确实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最多见,另外腰椎退行性病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当出现腰痛时首先怀疑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是合理的,但不应忽视其他腰痛原因的可能。

中年人的腰痛原因如何简单鉴别呢?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为腰痛合并一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症状,如果在伸膝状态下抬腿能诱发或加重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还有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分别垫脚尖和用脚后跟行走50米的距离,如果出现行走困难有提示作用。腰肌劳损表现为慢性、间歇性或持续性腰部肌肉周围酸痛,劳累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好转,但不会出现超过膝关节以下的疼痛。腰椎管狭窄的特点则是远距离行走受限,走路一段距离后(比如500米)出现双侧下肢的麻木无力。中年人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所以没有严重的外伤病史不用怀疑自己会有腰椎骨折。关节突源性腰痛典型的症状是疼痛在扭腰、站立或后伸时加重,在坐位及前屈时改善。虽然症状不太典型,但是一般疼痛越严重,疼痛跑的距离越远(比如跑到臀部和大腿)。盘源性腰痛顾名思义就是来源于椎间盘的腰痛,但通常没有腰椎间盘突出,表现为持续性腰痛,走路久站后加重,甚至打个喷嚏都会加重症状。还有一些少见原因引起的腰痛,比如肾脏输尿管的结石,这类腰痛通常是非常剧烈的绞痛,伴有小便的异常。

中年人腰痛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首先腰痛与职业因素密切相关,高发职业是汽车司机、办公室人群、军人、建筑工人和农民。中国司机腰痛的患病率为57%-82%,可能与脊柱受振动有关。在要求长时间坐、立位和弯腰的办公室职业中,腰痛的患病率一般较高。军人腰痛可能与高强度的军事训练有关。

其次,吸烟与腰痛关系密切。研究发现,随着吸烟数量的增加,腰痛的流行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每年吸烟50包以上和45岁以下的吸烟者,吸烟可引起椎间盘周围血管痉挛,从而减少椎间盘的血供,降低营养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吸烟引发的支气管炎、咳嗽等也可以使腰痛的症状加重。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腰痛的一个重要因素,阴雨、潮湿、寒冷等气候改变,常导致腰痛的发作或加重,故有人将腰痛称作活“晴雨表”。

调查显示疼痛与抑郁呈正相关,且疼痛和抑郁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慢性疼痛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大约是正常人群的2倍。有研究证实,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者腰痛的发生率比满意者要高出大约 2.5 倍,与领导和同事间的关系不好的人腰痛的发生率更高。

腰痛如何应对与预防?

无论是急性腰痛还是慢性腰痛的急性发作,最新的研究都不建议绝对卧床休息,建议保持适度的日常活动,其中慢性腰痛还应该配合功能锻炼和科学的用腰方式。

急性腰痛主要是指腰背扭伤,其最佳治疗方式是自我照顾(self care),开始48-72小时采用冷敷,减少出血水肿,接下来采用热敷促进肿胀吸收。在疼痛能忍受的范围内尽可能保持活动,不仅不会加重腰痛,而且会促进康复,减少慢性腰痛的发生。

201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的腰痛指南介绍了一种缓解急性腰痛的方法,当出现急性腰痛时,找个地方趴下,不要揉搓腰部,要尽可能的使腰部肌肉放松5分钟。然后用双侧手肘撑起肩部,腹部贴合地面,使脊柱腰段充分后仰,再坚持5分钟,通常可以缓解急性腰痛。

硬板床的效果还不如软硬适中的床垫有效。短期使用止痛药和放松肌肉的药物可以缓解疼痛。

游泳锻炼或小燕飞锻炼可以有效预防非急性腰痛的复发。

提重物时采用下蹲而不是弯腰的方式可以起到保护腰的作用。

避免长时间一个固定姿势可以有效减少腰痛。长时间的坐着,例如打麻将,玩电脑可引发腰痛。

避免吸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