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诊前须知】间质性膀胱炎无法治愈,还能怎么治?

2020年12月11日 825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目前没有治愈IC的方法,也无某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有效,可能需要联合多种治疗方式来控制症状,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治疗,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以下几种

  1、口服药物:没有专一治疗药物,某些抗抑郁药有助于减轻间质性膀胱炎的疼痛和尿频

  2、膀胱水扩张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扩张前膀胱镜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原因(如:结石、肿瘤)第二,作为治疗手术缓解患者症状,为患者建立信息,并未可能的灌注治疗提供治疗机会,第三,发现由于旁观容量异常。

  3、膀胱灌注:常用膀胱灌注药物为透明质酸钠,既往所用肝素、利多卡因、碳酸氢钠等疗效有限

  4、骶神经调节(膀胱起搏器):膀胱灌注无效,疼痛明显患者

  5、其他治疗法:饮食疗法、行为调节、理疗等

  6、少数症状严重和其他治疗发放无效的病人可考虑手术

  国际尿控学会仍然保留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主要指“有典型的膀胱镜下表现和组织学特征”,否则,应诊断为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

  典型的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是

  1、与膀胱充盈相关的疼痛:即膀胱充盈时下腹不适,严重者出现疼痛感,排尿后这种不适或疼痛即消失;

  2、随之相伴的尿频及尿急:每天排尿次数超过8次,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频繁排尿的原因为下腹部不适或盆腔及会阴其他部位不适所致。

  排查相关疾病史:膀胱炎:细菌、病毒、结核、放射和化学性膀胱炎;阴道炎;膀胱、尿道、子宫、宫颈和阴道肿瘤;尿道憩室;膀胱及输尿管下段结石;前列腺炎;骨骼肌疼痛(骨骼肌痉挛、关节病和脊椎关节强硬);神经原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诊断必须的检查除了病史与查体还有哪些?

  1、尿液分析及尿培养

  目的:排查泌尿系感染;即使存在泌尿系感染,如两次感染之间也有严重的膀胱疼痛症状,也不能除外间质性膀胱炎;尿液pH值降低也可能引起膀胱疼痛综合症。

  2、尿细胞学检查

  目的:主要用于除外泌尿上皮肿瘤,尤其是膀胱广泛原位癌(引起膀胱疼痛最常见的肿瘤);如尿细胞学检查不可靠时可以考虑采用膀胱粘膜随机活检取代。

  进一步诊断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1、膀胱镜

  目的:用于膀胱粘膜随机活检,尤其是老年人更有临床意义;可发现Hunner’s溃疡;可同时进行麻醉下水扩张;可除外膀胱及尿道其他局部病变,如结核性膀胱炎和嗜酸性膀胱炎,尿道憩室和肿瘤等;间质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可能有助于治疗的选择。

  2、钾离子敏感试验

  目的:用于轻中度膀胱疼痛患者的诊断,确定是否为膀胱源性疼痛;该试验阳性者可预测粘膜保护剂的疗效。

  3、膀胱水扩张

  麻醉下水扩张后膀胱镜检见膀胱黏膜下点状出血或Hunner溃疡。根据膀胱镜检IC可分为溃疡型(Hunner溃疡)和非溃疡型。溃疡型表现为膀胱底或者侧壁可见一个或多个小的溃疡,检出率大约10%。非溃疡型表现为水扩张后膀胱黏膜片状出血点,见于90%的患者。

  膀胱水扩张术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诊断治疗方法,其有效性源于肌肉输入神经末梢的破坏,最明显的效果发生在扩张后短时间内,但一般能持续6个月。目前单纯膀胱水扩张60%~70%患者短期疗效满意。

  4、膀胱粘膜活检

  目的:可除外膀胱其他局部病变引起的膀胱疼痛等类似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包括膀胱肌层在内的间质组织炎症的某些特点可能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5、尿动力学检查

  目的:根据NIDDK诊断标准,充盈期膀胱测压是必须的检查之一,以了解患者的膀胱容量,即膀胱容量超过350ml或超过150ml无急迫排尿感者即可除外间质性膀胱炎;证据提示可能存在低顺应性膀胱,如IVP示膀胱容量形态呈改变或可能因膀胱病变而出现上尿路功能损害。

  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病情复杂,有关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需要医生具备比较全面的泌尿外科知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