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运动中常见的受伤种类及处理办法

2017年12月17日 8575人阅读

在户外运动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身体受伤,有些虽然看似是一些“小伤”,但如果不重视,也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为此,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运动伤类型以及处理方法。

专家提示
之所以我们在运动中会受到损伤,一方面是由于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运动后的放松康复动作没有做到位,或运动中姿势不正确造成的。二是运动过于猛烈,没有注意自我保护。

以下几类是常见的运动伤,我们提供一些处理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肌肉突然猛烈收缩或被动拉长,超过负担能力就出出现肌肉拉伤。其发生的主要内因是身体的柔韧、力量、协调性不够,生理结构不佳等,外因是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不适宜等。



处理方式

伤后24小时内为急性期,需要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每次冰敷保持30分钟,使受伤部位的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急性期切忌搓揉及热敷。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按摩、康复性锻炼。一般损伤后3一4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损伤部位功能锻炼。

肌肉拉伤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如疼痛难忍,可服用扶他林等消炎止痛药物。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到医院就诊。

2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可以出现在运动的急转、急停或遭受暴力时,也可因为踏空或地面不平而出现。关节扭伤常常会损伤关节周围韧带,又因为其不易诊断,早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但如果不经过正规治疗,后期常常可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处理方式

在24小时疼痛的急性期内可冰敷疼痛部位,症状缓解后进行热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到医院行进一步检查。

3骨折
在运动中发生骨折,主要是因为剧烈运动或遭受暴力导致的,骨折处常常肿胀疼痛,还可能出现瘀血和青紫色瘀斑。有些骨折有可以摸到凹凸不平感,按压则产生剧烈疼痛。



处理方式

发生骨折时,不要移动身体,要尽快把伤到的肢体用夹板固定住。夹板可用木片或折叠起来的报纸或杂志制成,放在受伤的肢体下面或侧面,用三角形绷带或皮带缠住夹板,尽快转运到医院。

如病人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

4脑震荡
运动中因为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发生脑震荡,受伤者常常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的情况。



处理方式

脑震荡的人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可自行恢复意识,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恐慌,可以先让伤者平卧一段时间,如果伤者发生呕吐,要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物导致窒息。如果伤者病情较重,需要尽快送到医院进行观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