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国学者在世界顶级杂志发表研究结果,抗艾滋病药对新冠肺炎无效

2020年03月21日 82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日,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曹彬等专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证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对治疗新冠肺炎无明显效果。

该研究将199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与标准组接受治疗。

结果显示,入组28天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病死率为19.2%,标准治疗组为25.0%。此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临床改善时间、临床恶化时间也均无差异。且两组患者的病毒RNA载量随时间变化也没有差异。

研究人员认为,在新冠肺炎的重症成人患者中,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未观察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有益。未来对重症患者开展的试验可能有助于确认或排除该方案产生益处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研究对克力芝治疗新冠肺炎是否有益提出质疑。

日前,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卢洪洲等在《中华传染病杂志》发布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性研究》一文,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20日至2月6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研究结果就显示,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和阿比多尔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如体温恢复正常)和加快病毒清除方面均未优于对照组,未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阿比多尔具有改善症状或缩短呼吸道标本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作用,其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确认。

不过,作者也表示,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这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尚无相关数据,研究初步采用了5 d的标准剂量治疗方案,且研究纳入的主要为普通型肺炎患者等,因此更长疗程或更大剂量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而此次,曹彬等专家的研究再一次未对克力芝治疗新冠肺炎给出肯定答案。

克力芝属于HIV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也是最早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抗病毒老药之一,由被感染的国家专家组成员王广发表示该药物“对自己有效”后受到大众关注,随后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

曹彬教授曾在1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艾滋病属于相对温和的慢性感染,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属于急性感染,很多患者的肝酶本来就处于异常状态,这时候使用克力芝必须十分谨慎小心。克力芝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证据,绝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使用的。

曹彬指出,克力芝已问世20年,目前是抗艾滋病的二线药物。事实上,从1月9日开始,针对克力芝的治疗效果评价研究已经启动,专家们希望通过严格的对照研究展开评价。反对在毫无循证医学证据时的各种夸大宣传,甚至急着把人体安全性都不确定的治疗方法滥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