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揭秘】健康体检,把疾病诊断和健康检查混淆,让防癌抗癌陷于被动!

2018年05月31日 115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者:曾骏,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健康体检正常,你会相信自己健康吗?健康体检正常,你会相信自己不会得癌症吗?健康体检正常,你会相信癌症治疗后,不会复发和转移吗?当你仔细想想,化验、心电、CT、B超、MR等,这些器官水平的疾病诊断技术(见下图),是医院里用于疾病诊断的,且被用于健康体检,能发现疾病前的健康问题吗?能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吗?是不是概念错了呢?!

 

医院健康体检科,社会上的健康体检中心,拿着化验、心电、CT、B超、MR等,这些诊断疾病的方法,来开展各式各样的所谓“健康体检”,甚至打出类似这样的标语:“我们用最先进的体检设备,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每年都有大批大批的人,进行各种各样的“健康体检”,每年“健康体检”的社会花费是一个天文数字!许多人深信,这些“健康体检”对健康有用,是这样吗?


其实,在癌症等慢性重大疾病发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或者,在癌症治疗后,复发和转移之前,人的健康状态在细胞水平上可能早就一塌糊涂了,而化验、心电、B超、CT、MR等,这些器官水平的疾病诊断技术,是查不出来的!这是一个很严肃、很严重的问题。能被查出来的问题,就是疾病,而且,很多情况下,已经是晚期。


更要命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做化验、心电、B超、CT、MR等检查,这些“健康体检”的结果,都是正常的,或者“未见明显异常”,就会误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其实,你可能早就不健康了(正如,按照WHO健康新标准,我们多数人不健康),还让你蒙在鼓里,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来调理自己的健康,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病了,你还喊冤:啊,去年“健康体检”都正常呀,咋今年就病成这样啦?!


治疗后的癌症患者也一样,在癌症复发转移之前,其实,患者的健康状况早就很糟糕了,只是临床指标(化验、B超、CT、MR)还都是“未见异常”,让患者完全放松警惕,等到发现复发和转移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我的研究团队,对513例化验、心电、B超、或和CT、MR等,所谓“健康体检”,所谓“正常”的人群,再给他(她)们做了PET(正电子发生断层)全身细胞扫描和大数据分析,在细胞水平上测定健康状态。然后,进行6年的追踪随访。目的就是要看看化验、心电、B超、或和CT、MR,这些所谓的“健康体检”,检查出来的所谓“正常”的人群,在这6年当中,将会发生什么?


结果,这些“健康体检”“正常”的人当中:

1,那些PET和大数据分析,全身细胞功能正常的,也就是真正健康的人,6年随访中,没有一个死亡事件发生;


2,那些PET和大数据分析,全身细胞功能下降的,也就是不健康的人,虽然化验、心电、B超、或和CT、MR这些“健康体检”是“正常”的,但6年的死亡事件已经攀升到为1.5%,比正常情况高4-5倍;


3,而那些PET和大数据分析,全身细胞功能严重衰老的,也就是非常不健康的人,虽然化验、心电、B超、或和CT、MR这些“健康体检”是“正常”的,但6年的死亡事件率大幅攀升,接近10%,比正常情况高25-33倍,其中有1/3明确是癌症死亡,2/3不明原因死亡。


因此,化验、心电、B超、或和CT、MR这些所谓的“健康体检”,并不能有效预测和预警危害生命的重大事件,甚至会误导,让人放松警惕,让防癌抗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等到癌症(肿瘤)出现了,等到复发转移了,一切就为时过晚了,治疗在很多情况下,仅仅是象征性的。


我在这里呼吁,大健康必须转型,肿瘤防治必须转型。我们必须在癌症(肿瘤)尚未出现之前,复发转移尚未发生之前,用PET全身细胞扫描(注意:不是PET/CT,PET/CT辐射剂量较大,也不适合健康体检)和大数据分析,做全身细胞功能检查,测定健康水平,而不是用化验、B超、CT、MR等做疾病检查!在疾病发生前,或者,复发转移之前,而不是之后,发现健康问题,并积极通过个性化调理,来解决健康问题,这样才能主动地预防癌症和抗击癌症复发和转移。如何借助PET和大数据,预防和治疗癌症,具体可咨询本文作者,也请大家关注作者健康号,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