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妇产科里发生的事情--转载网友的感悟5

2018年07月02日 796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妇产科的故事(十二)没有最阔,只有更阔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刘宗印

有很多疾病,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得过.但是产科就不同,百分之九十的妇女要来一两趟.所以社会各阶层的成员都来产科过筛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富人常见,警  察局长老婆,世界著名品牌的大区经理,大饭店老板,还有富裕的渔民,给我们一编织袋新鲜螃蟹和牡蛎.但是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有那么几位.

(一)

有一位资产几亿的房地产建筑公司董事长的太太(这个我已经写过),四十多岁来我们科生二胎—他们第一个孩子已经上大学.单包最好的病房长达两个月.床位费,住院费对他们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孕妇并不在这里常住,每天奔驰接送她来做做检查,吸吸氧.由于没临产,也不需要保胎,她什么治疗都没有,经常在病房找一些来看她的人打麻将,而且故意输给他们,让他们愉快地陪她解闷.

雇来照顾她的保姆是我们医院签约的月嫂公司送来的金牌月嫂.她算是找到了好活,每天在病房里很轻松地溜达,孕妇不来住的时候,她就独自享受这个包间.因为孕妇行动自如,每天需要她做的事不多.她每天拿着饭盆叮叮当当地打食堂的单炒,因为她是全天工作并包伙食的.产妇生完孩子,这个保姆至少也要胖5斤.

董事长太太肚子疼起来的时候,全科也紧张了几分,不敢怠慢,全程看护,导乐.好在董事长的太太这个人非常能吃苦,也非常配合医生和护士,一个白胖的男婴哇哇大哭坠地.董事长一面指挥几个手下人给护士站送了成堆的高级饮料和进口水果.一面豪爽地又请全科医生去吃饭.

五星级饭店的第三十层,VIP楼层,只接待会员,而会员费一年,不消费也要十万.从窗户能俯瞰全城.不用说,动一动小手指头就有年轻美女来轻手轻脚地给你倒酒,换盘子,厕所里都有专人夹热毛巾给你擦手,穿着对襟褂子,像旧社会的效果,这种享受我真的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我幻想了一下,一个人,一辈子工作就是站着厕所里等着给人夹热毛巾,她该是多么寂寞和没有成就感.

第一次接触有钱人,感觉有钱人的钱就是要用来糟蹋的.

(二)

一位很有名的万人大国企的党委书记子宫病来我院做子宫切除手术.住进最好的包间,很多人在包间里干站着,都是厂里的中层干部.

我在问病史的时候,她刚一开口就让我感到奇怪.她说话的腔调像演话剧的道白,又象播音员念稿,又象动员大会作报告,表情也是奇怪的,好像自我表演,拿腔做调,一字一板,我这辈子头回听到这样近距离说话的人.

她说:”大夫,你给我用最好的药,我带支票来了,实-报-实-销.”"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原因就是因为我分了一套很-好-的-房子…””今年年初,市委组织我们局-级-领-导-体检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病.”…我要强忍着不用奇怪的眼神看她,装着正常的记录.

术前之夜,她老公—一个畏畏缩缩的瘦中年人来到医生办公室:”医生,能不能过去跟她说说话,多解释解释,聊一聊,她有点紧张.”值班的医生去了,一直聊到她撑不住睡了,才脱身出来.第二天她偷偷跟我说:”那个党委书记精神绝对不正常,她跟我说了两小时她新分的房子.”

手术后,当晚的护士都惨了,她不停呼唤护士,抱怨对她关心不够,抱怨身体不舒服.第二天,查房,她的房间成了鲜花的海洋.一屋子的人围着躺在病床上的她,她见到主任立刻说:”主任,你可来了,这一晚上把我折腾的…”旁边有几个积极的妇女,来仔细问领导的病情,叮嘱我们好好治疗.奇怪的是表情之夸张,声调之做作,简直就是病床上书记的亲传弟子.

她有个儿子,也是个成年人了,美其名曰来陪护,估计就是带薪休假.但是每次查房都在对面床上躺着,看到大夫们来了,就装睡觉.每天都有一大批中层干部和职工来病房齐刷刷地站着.后来花篮连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都摆不下了.出院是厂里派出车队,多少人搬运床下的保健品,浩浩荡荡簇拥着这个表情丰富的更年期妇女.

万人的国企,就交给这种人,呵呵.

(三)

我见过的最豪华手术的是我们市委领导的女儿剖宫产.

最大的一间手术室平常是只做妇科大手术的,从来不做产科.当天上午,怕有别人的细菌进来,就一直空着,一台手术都没有安排,护士长亲自把仓库里最先进的备用设备都推到这间屋子.指挥几个护士彻底清洗消毒,通风,晒太阳.器械,辅料都用了专们订/购的最好的新材料.

下午是挑选的吉时,产妇由病房的平车推到手术室,专门的电梯迎接.平时的产妇都是护士领着自己走上来,在门厅里脱衣服.她却是盖着被子被推上来的.到了手术室门口,才围着手术衣下床,几个人搀扶走上病床.

手术由麻醉科主任麻醉,产科大主任和副院长两人来做,她的主治医生---市级安全行医优秀个人,只负责拿吸引器.手术室护士长亲自巡台,产房护士长亲自接孩子,儿科主任亲自检查新生儿.市委领导和卫生局长和我们院长都穿着隔离衣戴着帽子口罩在走廊隔着手术室玻璃观看手术进展.领导背着手,感到他对女儿的关心,卫生局长和我们院长像小学生一样在他旁边站着.

择期剖宫产,这是产科院长和主任几个高手协商了半天决定的.其实没什么指征,孩子偏大,不敢让她试产,怕生不下来再剖腹,产妇会遭罪,产后怕万一恢复不好,领导会怪罪下来.大家一致决定择期手术.这个孩子也很照顾我们医院,8斤1两,够上巨大儿的诊断,术后证明了手术指征是正确的.我都替领导们松了一口气.

产后第二天就出院回家了,条件最好的包间,她仍然休息不好,主治医生每天去家庭访视,确保产后恢复.家里雇了金牌月嫂,做粗活的保姆.一切都井井有条.

真的,我有时候不理解一些曝光的官员为什么要违法乱纪,他们正常状态下得到的待遇,就已经是天上人间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