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夏季的昆虫——饶过谁?

2019年07月13日 78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最近经常和一些宝妈们纠缠于一个病种叫丘疹性荨麻疹,听着很高端的名字


但是其实这个更通俗的名字叫“虫咬皮炎”。



当告诉他们可能是蚊虫叮咬,立刻就有人跳出来说家里那么干净,哪里来的虫子。那么我们拿这个季节最多的虫子——蚊子兄来做个典型。这个时候呢就需要了解一下蚊虫的生活习性了。蚊虫吸血主要受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影响。气温在10℃以上时就可以开始吸血。我国三大类蚊虫(59个亚属,比我们56个民族还多):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


蚊子的确有这种“趋食性”,这并非是人们想象的某些人皮肤细嫩、血液甜招惹蚊子,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身上的某些气息吸引蚊子的缘故。一般来说:一是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二是劳累或呼吸频率较快的人。三是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四是新陈代谢快的人。因此小孩易遭蚊叮,老人正相反。五是化过妆的人。六是孕妇。七是饮酒的人。注意:目前科学无法证明蚊子对某些血型有趋向性。


这样子很多人就一下子懂了,因为昆虫叮咬所以一般来说任何人都可以发病,但是临床中碰到的大多数是婴幼儿及儿童,因为小孩子汗腺排汗多,体温相对较高,同时新陈代谢又快,同时睡的也比较沉,这些所有的情况决定了孩子尤其是婴幼儿容易被叮咬。


同时我在网上也和很多患者开玩笑说长大就好了,因为“咬着咬着就习惯了“。其实也差不多,因为同一种昆虫叮咬后,局部的免疫反应会越来越轻微,慢慢的甚至于不再出现,也就习惯了。



这个时候需要再进一步的解释了,为什么叮咬后会那么痒。这个时候的瘙痒主要是因为昆虫叮咬后局部会注入昆虫的唾液,不论该昆虫是否带有“毒素”,局部都会聚集大量的组胺之类的成分,然后局部就会发生免疫反应,进而形成一个小疙瘩,而且是很痒的小疙瘩。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小疙瘩(毕竟昆虫也不会说只咬一口的),这个时候主要的治疗方案是止痒。不论任何办法,止痒才是第一位的,当不痒了,不挠了,绝大多数在3到5天能够彻底缓解,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

但是有一些人局部的免疫反应会非常的重,重到可以局部出现巨大的水泡的程度。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水泡,不要随意弄破,因为如果水泡没有破的话,一般不会感染,但是破了就很容易感染了。其实这个时候应该到医院正规就诊了,因为局部的免疫反应那么重了,不用点药是有可能越来越重的。


 同时也有很多人说,你前面说的三五天就好了,为啥我的都几个月了甚至于几年了还没好。那么需要恭喜你一下,你的九阴白骨爪起码是九段了,挠痒痒能力十颗星。


反复的搔抓让皮肤丧失了彻底恢复的机会,当然这个情况主要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因为小孩子的自制能力不足,家长又太忙了,没有注意到孩子的瘙痒,只有一些家长在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睡觉,在被窝里挠挠挠,打开被窝一看,都挠的到处流血了。更可怕的是,第二天早上又不痒了,又忘记了带孩子就诊,这样子一拖再拖。本来一个简单的三五天变成了三五周、三五个月、甚至于门诊中碰到的三五年。


    相信很多人说按我描述的不就是小问题,还到医院干嘛,吃药没有副作用的啊。其实算账的方式是不对的,疾病是否就诊是需要看症状和表现的,当孩子整晚整晚睡不好的时候,第二天会有精力上课么?当孩子整晚整晚睡不好的时候,生长发育还能赶得上其他的宝宝吗?整个输在了起跑线上。


    到了这里有没有人发现,一个过敏都没有提过。因为在我们台州有个称呼丘疹性荨麻疹的方言叫“蛋白过敏”。又是一个突然背锅。


 


 蛋白表示我不背这个黑锅,尤其是母鸡表示很伤心,辛辛苦苦下的蛋被吃了,还得背上一个黑锅。内心是拔凉拔凉的



综上所述,当丘疹性荨麻疹的时候,还是依然该吃吃,该喝喝。虫子咬了而已,有啥禁忌的? 如果你还是坚持了“蛋白过敏”或者被一些地方医生“蛋白过敏”。我希望能够仔细阅读这个小文,必要的时候把这个小文转发给需要的人。 最后很多家长会问有没有无毒的驱虫方式,很遗憾,上图一张自己看。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