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孩子患乙肝能上幼儿园吗?

2018年10月10日 73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指患有乙型肝炎或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母亲于产前(宫内)、产程中(产道内)或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给胎儿、新生儿、婴儿,并引起相应感染的过程)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全世界HBV感染者约20亿,HBV慢性携带者约3.5亿,其中40%-50%是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十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这是因为人的胃能分泌一种胃蛋白酶,这种酶可以把乙肝病毒杀死。,一般接触不会感染。所以幼儿公用玩具、桌椅是不会引起乙肝传播的。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彭才智

    乙肝也不会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因为乙肝病毒不像乙脑病毒、登革热病毒能在蚊体内复制或存活。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蚊子或是昆虫叮咬人而感染乙型肝炎的报道。

  另外,乙型肝炎的发病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乙肝感染率也较高。其原因除了母婴传播以外,还因为乙肝病毒可能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播。许多专家认为,生活中的“微创伤口”是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的途径。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皮肤或黏膜的损伤,有些损伤尽管很微小,但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这些微小的伤口里钻进去。

  生活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的危险主要在于婴幼儿(如乙肝爸爸和妈妈与孩子的接触),因为成年人感染也和性传播感染的情况一样,大多数人会产生抗体,将乙肝病毒清除。因此,一些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担忧不无道理: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不具有自控能力,难保不发生意外。如果发生了抓伤、碰伤等,也有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

  但是,这种传播途径在没有乙肝疫苗之前,确实是婴幼儿与乙肝密切接触的一种感染风险。 2001年12月5日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通知”,2002年国务院又将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童实行免费接种,并且自2005年6月1日起全部免费。所有新生儿从此享有接种乙肝疫苗的权利。这种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而不会使人得乙肝。这些抗体像“士兵”一样血液中“巡逻”,一旦有乙肝病毒侵入,不等它们钻进肝细胞,就把它们消灭,从而达到有效地预防乙肝的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经过三次疫苗接种后,乙肝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0%~96%。因此,乙肝已经进入可控制传染病的行列。只要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即便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体内的抗体会很快把乙肝病毒清除,孩子是不会感染乙肝的。

  只要所有的儿童按照国家的免疫计划接种乙肝疫苗,这种乙肝儿童间的密切接触可以完全杜绝。

  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是非常可靠的,只要每个孩子都接种乙肝疫苗,幼儿园入园前根本没有必要检测乙肝。就像我们走路时脚上穿着的鞋,有了鞋,还怕路上的石子吗?因此患了乙肝的宝宝他们被幼儿园拒之于门外,无法享受正常的学前教育是不应该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