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价和指导(讲座课件整理)

2016年06月29日 729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与指导

       1.1  生长发育方面的有关概念

       生长(growth):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全身的大小、长短、重量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宏观  -﹥微观

       发育(development):指功能的分化和不断完善,心理、智力、体力的发育和运动技能的获得。实际上,发育是从人体形成到成熟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不同的现象,不同的内涵

       密不可分  体格生长=体格发育

       性发育≠性生长

       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的结束,指机体的整体和局部、系统或器官在形态上、功能上已达到正常成人水平。

       发育年龄:人类根据出生后生活时间长短所确定的年龄为生活年龄。人体出生至发育成熟,由于个体差异,它所需要的时间不同。依据机体发育程度所制定的年龄成为发育年龄,它代表机体的发育程度。

       如,骨龄(依据骨骼发育程度)、性征年龄(依据第二性征发育)

       年龄分期:

①生物学分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幼儿前期 童年期 青春期

②心理学分期:

       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③教育年龄分期:

       先学前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1.2  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指标

       形态指标: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胸围、肩宽(肩围)、骨盆宽度、上下肢长度、上下部量等。

       功能与运动指标:

①功能指标:如脉搏、血压、肺活量;

②运动指标: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以及立位体前屈等。

       骨发育指标:包括头围、前囟、臂长、下肢长、牙齿年龄、骨龄等。

       性征发育指标:

       男孩主要为阴茎、睾丸、胡须、喉结、嗓音、遗精等;

       女孩主要包括乳房、体脂、体毛、月经初潮等。

       实验室指标:主要有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其他相关激素、三大常规、血钙、血磷及其他代谢产物等。

       生长发育监测图

       举例:生长发育图??WHO

       儿童的生长速度

       1岁内宝宝增长25cm,1岁-2岁增长10cm,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5~7.5cm,青春期男孩每年增长7-12cm,女孩每年6~11cm。

二、生长发育缓慢及矮小

       (一)矮小的定义

       在相似的环境下,个体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的人群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以下。

       (二)矮小的危险因素

       1.出生时矮小

       2.遗传因素(占危险因素75%)

       3.营养因素

       4.环境因素

       5.精神心理因素

       6.疾病

       1.出生时矮小

       1.1 母亲因素:

       孕母年龄过大或过小,身材矮小,经济条件差;孕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孕期营养不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均可造成胎盘功能不良、胎儿宫内营养障碍。孕妇吸烟、酗酒、吸毒;孕母居住地区在海拔较高处,长期在低氧分压环境中使胎儿氧供应不足。

       1.2患儿本身因素:

          细胞病毒感染等;

       出生难产、窒息史;

       1.3内分泌因素:

       甲状腺和胰岛素对胎儿生长极为重要,任何一种先天性缺陷均可致胎儿生长延迟。

       2.遗传因素

       子代靶身高与父母身高关系:

                       父高+母高+13

男性靶身高=  ——————— (+/-8.5cm)

                                2

                       父高+母高-13

女性靶身高=  ———————  (+/-8.5cm)

                                2

       3.营养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矿物质、维生素;

       4.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以地处北方或沿海者较地处南方或山区者身材为高。

       个体而言春夏季较秋冬季增长为快。

       环境污染,文化教育、民族习性等皆可影响生长。

       5.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皆可导致儿童精神压抑,影响GH-IGF轴功能及性腺轴功能,典型症状是生长停滞,青春发育延迟。

       6.疾病

       过去重大疾病史:肿瘤,尤其是颅内肿瘤;慢性肝肾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史;糖尿病;

       头部外伤史:颅脑损伤;

       反复感染史:上呼吸道、支气管和肺部炎症;

       消化吸收不良;

       内分泌系统疾病:GH-IGF1轴功能障碍、甲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性早熟、尿崩症等;

       代谢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

       骨骼疾病。

       (三)矮小对个体的影响

       1.影响日后的工作学习婚姻心理及生活质量等;

       2.正常的生长发育还有利于机体维持肌肉活力、改善心脏功能、延缓衰老、防治骨质疏松、治疗肥胖等。

       (四)矮小的防治

1.生理性疗法:

       保证足够的睡眠、足够的营养,加强锻炼(弹跳为主的下肢运动,伸展运动,全身性运动等),注意身心发育。

2.手术治疗:

       凡骨骺未愈合者,多采用小腿骨骺的牵引延长术;骨骺已闭合者,多采用下肢截骨延长术。

3.药物治疗:

       人生长激素。

1、睡眠:

时间:新生儿为16~20小时;

          3岁以内的宝宝为12~14小时;

          4~6岁约为11~12小时;

          学龄期:10~11小时

意义:人生长激素的自然分泌按每2小时出现一个峰值的节律进行;白天分泌量低于夜间,醒觉是最低,仅在进餐前或体力活动后偶见高峰;夜间入睡后则分泌旺盛,且与睡眠深度有关,在深睡眠时达高峰。

2、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① 合理的营养:

       每天有规律地按适当比例摄取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从而提供儿童从事各种活动、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组织的物质和能量。

       为了保证儿童能够得到合理的营养,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量的概念,即所摄入食物的适量范围。

② 平衡膳食

       根据儿童当前营养健康水平基础,结合膳食习惯、食品结构自行组配各类食品,并经常变化食物的品种。    

       也要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

       色、香、味

       新奇

       鼓励孩子参与

② 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嗜好

       体验饥饿,获得饱感  

       不买你不希望孩子吃的食物

       营造快乐进食,避免威逼利诱、惩罚、强化冲突

       树立榜样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每日平衡食物参考入量

       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每日平衡食物参考摄入量

3.体育锻炼与运动

       主要是非竞技性的运动方式。

①婴儿期的运动与训练:

       如:婴儿抚触、婴儿游泳、婴儿被动操、婴儿主动操等;

       日光浴:

       选择最佳日光照射时间;面部照射时一定要挡住眼睛;避免对流风,防止感冒;保证每天2小时左右照射时间。

②3岁~4岁宝宝的运动与训练:

       走路训练:关键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距离,目前没有强制性的标准,但以固有的经验,每天2次,每次500米,时间30分钟对3岁龄的儿童较为适宜;

       单腿站立或单腿跳跃训练:每次训练时间10分钟;

       踢球训练:每次10分钟;

       上下楼梯训练:每次30个台阶;

       精细动作训练:搭积木,两手倒水,自己脱衣服,系扣,穿串珠等

③4-5岁儿童的建议运动量:

       行走带慢跑运动:每天2次,每次800米;

       单腿站立或单腿跳跃训练:每次训练时间15分钟;

       踢球训练:每次15分钟;

       上下楼梯训练:每次50个台阶;

④5-6岁儿童的建议运动量:

       行走带慢跑运动:每天2次,每次1000米;

       单腿站立或单腿跳跃训练:每次训练时间15分钟;

       踢球训练:每次15分钟;

       上下楼梯训练:每次80个台阶。

⑤学龄儿童的运动与锻炼:

⑥青春期儿童的运动与训练:

       游泳、舞蹈、羽毛球、单杠、球类运动

       矮小的防治强调:矮小预防四要素:睡眠、运动、营养、心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