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典型病例】3D打印半骨盆假体用于骨盆I+II区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重建

2022年05月20日 87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例简介

患者:吴某,女,26岁

主诉:发现左侧骨盆肿物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髋部疼痛,至外院行MRI示左侧髂骨骨质改变,巨大软组织块形成。后来我科门诊完善髋关节MR增强扫描提示:左侧髂骨翼占位,考虑恶性骨肿瘤可能性大。穿刺活检提示尤文肉瘤,遂行术前局部放疗和化疗,复查提示骨盆肿瘤明显缩小,今为手术治疗复诊,门诊以“骨盆恶性肿瘤(左)”收入院。

目前诊断:骨盆恶性肿瘤(左)

术前讨论:患者肿瘤累及骨盆I+II区,局部软组织块较大,术前行放疗+化疗,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复查MRI提示肿瘤体积和周围水肿反应带减小。术前根据肿瘤范围,我们设计了3D打印半骨盆假体,同时截骨面处设计骨小梁结构,利于中长期的骨长入,保证患者骨盆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期望患者有更好的远期假体功能和使用寿命。拟行骨盆I+II区肿瘤切除+半骨盆置换术,术前行介入栓塞减少术中出血。


术前检查

髋关节MRI:左侧髂骨翼可见骨质破坏,周围见软组织肿块影,呈不均匀等长T1、压脂像高信号影,大小约39mm×41mm×55mm,较术前MR所示(大小约85mm×67mm×74mm)明显减小。


骨盆三维CT:左侧髂骨翼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影,边缘见骨膜反应,周围见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密度不均,大小较术前CT所示范围缩小。


假体设计




导板安装、肿瘤切除

术中仔细游离软组织包块于盆腔脏器,暴露左侧骨盆后,安装导板,按照术前设计进行截骨,完整切除I+II区骨盆肿瘤,历时4个小时,术中出血800ml,效果满意!


骨盆重建


病例总结

       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手术属于骨肿瘤专业乃至骨科专业手术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一类。骨盆肿瘤约占原发骨肿瘤的3%-4%。其中软骨系统肿瘤最为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成骨肉瘤、尤文肉瘤等。骨盆恶性肿瘤常潜在发展,从第一次出现症状到诊断明确有时需要很长时间。由于骨盆位置较深,肿瘤早期很难发现,当出现临床症状时,肿瘤体积已较大,因而手术切除相当困难。骨盆肿瘤血供丰富,手术出血多、难度大。其次,骨盆形态特殊、解剖复杂,切除肿瘤的同时,需要重建骨盆形态和功能,技术要求高。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使骨肿瘤的精准有限切除成为了可能,3D打印制造技术能够有效适形匹配骨肿瘤,尤其骨盆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形态,通过假体-骨接触面的特殊制造技术促进假体-骨整合,解决了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重建的现有问题,在功能重建上比常规假体优势明显。3D打印假体也使骨肿瘤切除重建进入“个性化治疗—量体裁衣”时代。

此病例中我们在保证肿瘤切除边界的前提下,将左侧骨盆I+II区肿瘤进行切除,利用3D打印的半骨盆假体进行骨缺损重建,同时截骨面处设计骨小梁结构,利于中长期的骨长入,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骨盆髋关节的功能。

     近年来,青大附院骨肿瘤科已完成大量3D打印适配性假体置换手术,涵盖了骨盆骶骨、肩肘关节、髋膝关节等,利用个性化3D打印假体,术中精准化截骨,在保证肿瘤切除边界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患肢功能,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已成为我科的特色医疗技术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