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膀胱癌动脉化疗

2019年01月23日 81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是根治性膀胱切除,疗效与T分期和N分期密切相关,术后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54.5%~68%但代价是失去了膀胱。现有的资料表明,对这部分患者采用以放疗和(或)化疗的综合治疗不但可保留膀胱,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也可达40%~60%,好处是保留了膀胱,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即使肿瘤复发仍然有挽救性手术的机会。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以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为基础的联合放疗和(或)化疗;(2)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基础的联合放疗和(或)化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陈善闻

膀胱癌对含顺铂的化疗方案比较敏感,总有效率为40%~75%,其中12%~20%的患者局部病灶获得完全缓解,约10%~20%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但是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已被血液充分稀释混合,在到达肿瘤区域的同时,也有大部分化疗药物已分流到达非肿瘤器官。由于化疗药物的游离基键容易与血浆蛋白结合,使到达靶器官时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游离基键药物量减少,使药效降低。同时,化疗副反应往往令病人“谈虎色变”,在传统观念里化疗几乎与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等同。

因此在不影响化疗效果的前提下寻找毒副反应较小的给药途径成为我们思考的方向。动脉化疗是指将化疗药物以纤细的导管经肿瘤的营养动脉直接输注到肿瘤内或发生肿瘤的器官,这样局部药物浓度大大提高,避免了静脉输液要先流经全身才有极少量药物进入肿瘤的弊端,即使以少于静脉给药量的化疗药物,动脉介入给药肿瘤区域的药物浓度仍高于静脉给药上千倍!所以对局部肿瘤的杀伤力大而全身副作用小。1989年Kubota等首次报道动脉化疗,其具有增加膀胱局部药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全身化疗毒性的优势。髂内动脉化疗加栓塞可抑制肿瘤的发展及转移,控制肿瘤出血,减轻肿瘤中毒症状,延长生命。EAU指南指出:动脉导管化疗对局部肿瘤效果较全身化疗好。实验研究表明,动脉化疗时局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是全身的100~400倍,而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为正常组织的5~20倍。而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的效率与药物初始剂量密切相关,初始剂量越大杀伤肿瘤细胞的效能越强,因而局部控制率高,同时由于循环血液中药物浓度低(药物迅速被肿瘤组织摄取或被蛋白质结合),全身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好。


膀胱动脉栓塞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先将多侧孔导管端置于腹主动脉分叉处造影,了解双髂内动脉开口处,用5F Cobra导管插入左侧髂内动脉造影,了解膀胱动脉开口及有无盆腔内转移,注入化疗药。然后在超滑导丝引导下将导管引入膀胱动脉,作近端栓塞,栓塞后造影了解栓塞情况。也就是将超微粒药物和栓塞剂有机结合,一起注入靶动脉,双管齐下,“饿杀”膀胱癌。随后导管端进入右髂内动脉造影、化疗,超选择进入至右侧膀胱动脉栓塞。每侧以稀释的化疗药20分钟以上缓慢灌注后,穿刺处加压 包扎,卧床休息24小时。静脉内给予水化、利尿及 保肝药物。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微创介入开启了局部化疗时代,将抗癌药物高度集中,直接注入膀胱癌病灶,既提高了疗效,又避免了传统化疗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大大减少了副作用,让膀胱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改善,活得更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