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总是腰疼,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了?

2020年10月05日 79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导语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各位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家的腰还好吗?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三亿腰痛人群,腰椎病患者已突破两亿人,男女比例为3:1,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是骨科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就有无法解释的疑问,“就只是有些腰痛,怎么会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影像学的表现,它是一种病理的改变,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也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当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压迫神经,出现一系列腰痛腿痛,甚至神经损失时,这时候才有“资格”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越来越“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以前,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问题的多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因为社会的“鸭梨”越来越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年龄不断减小,门诊甚至可以见到初中生。年纪轻轻腰就出了问题,这以后的大好时光怕是要大打折扣,相当难受。

“天生异象必有妖?”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发的原因

腰椎间盘,顾名思义,是夹在两块椎骨间的盘子一样的组织,主要由水和蛋白多糖组成,分为纤维环、髓核以及软骨板三个主要部分,围在四周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的是纤维环,它韧性十足,承重能力强大,而圈在中间的髓核发挥着营养的作用,而盖在纤维环与髓核上下,直接与椎骨相连的便是软骨板。



椎间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化,从富有弹性而变干变脆,纤维环韧性也下降,此时在异常的压力作用下,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被挤出压迫周围的神经,刺激与损伤神经系统,便会造成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年轻态”的罪魁祸首

从上可知,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椎间盘无可避免的老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异常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来自于我们不良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越来越多。在这个“鸭梨山大”的社会,本质为动物的人类硬是将自己活成了“静态植物”,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动不动。



如果坐姿不良,习惯性前倾,那么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加,椎间盘长时间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损耗自然加快,同时承担压力的还有腰椎附近的肌肉,但是人们从以前爬山上树到现在的上二楼都离不开电梯,大家活动越来越少,肌肉的力量也在下降,椎间盘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压力,“活重了帮手少了”,椎间盘自然就“不干了”,开始“叫嚷着罢工”。

让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所遁形的“利器”

腰椎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一般都是椎间盘膨出或者轻度的突出,随着椎间盘突出的进一步发展会逐渐加重,疼痛向下肢放射,可能放射到小腿的外侧、前侧或后侧,此外还会出现神经损伤,患者除了疼痛还会感觉到麻木,更严重者会出现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的一些表现,比如说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等。有些人还会出现代偿性的脊柱侧弯,肌力减退,下肢无力。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是MR和CT,尤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言,不仅能够了解患者髓核以及腰椎情况,还能够全面观察到患者的纤维环,但是两种方式检查准确度存在定差异。而且,MR和CT无法与患者的疼痛程度联系起来。



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血清多项细胞因子与其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犬血栓素、内皮素、前列腺素和糖类抗原水平均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同时与疼痛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疼痛严重者其水平越高。有分析提示,这些指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存在密切关联。



对这些血清指标的检测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监测的参考。因此,通过血液学检验上述细胞因子,能够进一步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疼痛的关系。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存在血清疼痛介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疗效随访和预后评估的敏感血清指标。同时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存在促炎症/抗炎症因子网络水平紊乱,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的异常升高,血清白介素10水平异常下降,其水平的变化亦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治疗疗效随访和预后评估的敏感血清指标。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注意什么?

大家传统的认知,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应该躺着,睡硬板床,其实大错特错!事实正好相反,躺着睡硬板床有些人反而会加重腰痛,一般建议在疼痛能忍受的范围内尽量保持日常生活,避免一些弯腰,搬东西,久坐等动作。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是选择保守治疗,85%的人通过保守治疗都会有所改善。但是,当症状比较严重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活小技巧

压力大,那就尽量避免久坐,在工作之余时不时走动走动,放松一下,让腰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如果非坐不可,那就坐的直一些,把键盘鼠标往自己面前拉一拉,降低椎间盘的受力。“站如松坐如钟”不是没有它的道理。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识的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睡前小燕飞”“跳跳新宝岛”,增加腰椎肌肉力量。



希望大家在工作繁忙之余多多保护自己的腰,愿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杆好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