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囊结石的防治

2015年10月28日 121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结石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国范围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胆囊结石占普外科住院病人的10.05%11.53%。胆囊结石病人如此之多,既是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当被诊断为胆囊结石后,病人往往最关心的问题包括:胆囊结石可以预防吗?胆囊结石吃药会好吧?需要手术吗?传统开放手术还是打洞呢?切除胆囊对身体有影响吗?不手术会有什么后果等等。

一、胆囊结石的发病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大部分胆囊结石病人无症状,常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1.种族;2.年龄;3.性别;4.肥胖;5.快速减轻体重;6.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7.饮食;8.肠外营养;9.吸烟;10.饮酒;11.遗传因素;12.与胆囊结石有关的疾病包括肝硬化、脂肪肝、胃切除术后、镰状细胞贫血、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囊性纤维化、消化性溃疡和冠心病等;13.药物。 

二、胆囊结石的预防

虽然有些因素不能改变,如种族、遗传因素、年龄等,但有些因素如肥胖、快速减轻体重、饮食、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等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控,对胆囊结石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三、胆囊结石的相关并发症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发胆绞痛;

2.导致胆源性炎症;

3.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4.部分胆囊结石病人,同时合并内科疾患,如冠心病、合并“胆心综合征” 出现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等,若急性发作,可使原有合并疾病加重,病死率增加。

5.老年人患胆囊结石的特殊性

老年人伴发病多,多合并心血管、内分泌疾病,各重要脏器生理功能退化,代偿能力差,一般情况及营养状况较差,尤其是肝脏解毒功能减弱,免疫能力低下等使抗病能力下降,致使老年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起病急,易导致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四、胆囊结石的治疗

胆囊结石病人约20-40%无临床症状,这一部分结石病人可能终生无症状,其中大多数病人并不发生与胆囊结石相关的并发症,往往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至出现符合胆囊切除手术指证时再手术治疗。

人们对胆囊结石的治疗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口服药物溶石治疗、灌注溶石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均因疗效有限及高复发率而最终弃用。

1882 Langenbuch 通过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100 多年来,因其疗效明确而成为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胆囊结石的手术指证:

1. 有症状的较大的胆囊结石症,直径在1cm以上者; 2. 多发胆囊结石者; 3. 胆囊结石同时胆囊内有息肉; 4. 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的胆囊结石; 5. 胆囊变小萎缩,壁增厚或B超检查胆囊内已无胆汁,提示胆囊已经没有功能; 6.胆囊内结石阻塞了出口,胆囊已经肿大; 7. 胆囊结石出现急性并发症,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或胆囊穿孔者; 8. 胆囊结石并发慢性胆囊炎或有反复发作者; 9. 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或有梗阻性黄疸者;10. 胆囊结石疑为胆囊癌变者。 

五,胆囊结石病人是否有必要保胆

目前保胆取石后缺乏可靠地预防结石复发的治疗,所以保胆取石术后最值得关注的是胆囊结石的高复发率。胆囊结石病人行保胆取石的指证目前尚未例入胆囊结石的治疗常规,对胆囊结石病人实施保胆取石手术,应倍加慎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