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宝宝哭闹,魏医生教您如何找原因!

2019年03月10日 70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宝宝哭闹,让很多爸爸妈妈焦虑不安,手足无措。

  魏医生告诉您,不要慌,宝宝哭闹有生理性、病理性原因,本文就用我的多年的临床经验教您,如何去识别宝宝哭闹原因,这样才能心中有数,及时正确的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生理性哭闹

大部分宝宝哭闹都是生理性哭闹,也是宝宝表达需求的形式,常见下面几种情况:

1、饥饿:哭闹最常见原因,表现为宝宝哭闹响亮,我们可以抓住宝宝手往嘴巴放一会试探,宝宝会有吸吮动作,并停止哭闹;大一点宝宝会边哭边主动将头转向妈妈胸怀寻找奶头。

处理方法:喂食!

2、口渴:奶粉喂养的宝宝,一般喂奶间隔规律,如果期间出现类似饥饿啼哭,往往提示口渴了。

处理方法:喂水!

3.喂太饱:如果喂奶之后,宝宝发出尖锐哭声,同时乱蹬小腿,肚子鼓鼓的,嘴里往外吐奶或溢奶,提示可能喂太饱了!

处理方法: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下次喂奶时适当减少奶量就可以了!一般新生儿奶量按150ml/kg/日来算,略有个体差异,所以也要结合宝宝实际情况来适当调整!

4.排便及尿布脏了哭闹:伴面部涨红或用力动作,排便完、换完尿布即停止哭闹。

5.入睡时哭:有些宝宝入睡前也会哭闹,这种哭声比较低,双目时睁时闭,哭声断断续续,中止哭闹即入睡。

6.包被太多:正常新生儿,其实和妈妈一样穿就可以了,如果包太多,往往会哭闹,伴有流汗、甚至出现皮疹、发热。

处理方法:减少宝被!

7.情感依赖性哭闹:表现为有人抱,宝宝就不哭了。一放下,又哭了。

处理方法:可以适当抱抱,等安静了,再轻轻放下,也可以和妈妈躺一起,但一定要注意被子不要盖住宝宝的头!

8.昼夜颠倒性哭闹:表现宝宝白天都在睡,到晚上就要哭。

处理方法:白天宝宝饥饿清醒时,尽量多陪陪宝宝、逗逗宝宝,让宝宝慢慢养成正常的睡眠规律。

9.环境原因:让大人不舒服的环境原因,比如太冷、太热、太嘈杂,同样会引起宝宝哭闹不安,这种宝宝容易哄安静,但很快又出现哭闹。

处理方法:改变环境,妈妈感觉舒服的环境,一般宝宝也会舒服的!

二、病理性哭闹

宝宝确实是身体不舒服了,需要找医生咨询治疗!常见能家属自己在家处理的用红色字体标记!

常见病理性原因有这些:

1.维生素D缺乏:多见于出生15天开始没有按常规补充维生素D(鱼肝油)的宝宝。宝宝容易出汗、哭闹,有时可见枕凸。

2.皮肤疾病:皮肤疾病局部会有痒、痛,导致哭闹,这种家长自己细心点就能检查出来了,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有新生儿毒性红斑、尿布皮炎(红屁股)

3.鹅口疮、口腔溃疡:如果孩子一经接触乳头或食品就哭,并呈现痛苦表情,要考虑是否长了鹅口疮或舌部、口腔溃疡。用手电筒照射口腔,就能发现。

4.呼吸系统问题:

(1)鼻塞:如果是鼻屎堵住了,用母婴店买的镊子夹出来即可缓解;如果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需看医生。

(2)发热:家里一定要备体温计,新生儿体温超过37.3°C即提示发热了!

(3)肺炎:新生儿安静睡觉半小时呼吸50次/分左右,如果宝宝呼吸超过60次/分,往往提示肺炎了。

4.消化系统疾病:

(1)肠痉挛:是新生儿常见哭闹原因,多在夜间,宝宝会突然间哭闹,排便、放屁或者适当按摩后会缓解,吃奶等不受影响,这和宝宝胃肠功能未发育成熟有关系,多随年龄增长,慢慢消失,生长发育不受影响。这种情况需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及外科疾病。

(2)腹胀、腹泻:喂奶后3小时如果宝宝肚子仍鼓鼓的,摸起来有点硬,甚至亮的发紫,可以看到曲张的血管,提示腹胀了;腹泻即宝宝大便形状异常(带血丝、粘液、泡泡多酸臭味大便)。

5、外科性疾病

(1)脐疝:在肚脐有个凸起的包块,哭闹或者用力时明显,如果出现坎顿,则会引起疼痛哭闹;

(2)腹股沟斜疝:见于男宝宝,位于腹股沟处,在阴囊处可触及肿块,随体位变化,如果斜疝突然坎顿,宝宝会突然哭闹,阴囊肿物较平时变大,局部皮肤紧张,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总之,新生儿哭闹,我们首先要了解是不是生理性哭闹,如果病理性哭闹,需要及时咨询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