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尿酸升高不重视,小心痛风并发症!

2020年07月17日 915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引言:健康体检时经常会发现血尿酸血升高,早期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不以为意,甚至有些医务工作者也缺乏足够的重视。但长期尿酸升高,不仅会出现痛风,引起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变形,影响关节功能,导致无法行走,严重者甚至出现痛风性肾病,影响肾功能。

陈叔今年64岁,年轻时便发现尿酸升高,一直不予以重视,未就诊及规范治疗,饮食也未节制。8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四肢关节红肿热痛,初起时左膝关节疼痛、红肿、行走受限,发作的时候只能轮椅出行,后来更出现了关节附近的多个硬结,服用止痛药物后症状虽可以稍微缓解,但是一旦饮食不注意,又反复发作。后来关节肿痛发作越发频繁,每月发作1-2次,并逐渐波及双手、双膝、双足关节,服用止痛药物也不能缓解疼痛,手足多个关节都变形了。不得已,陈叔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复查血尿酸750umol/L,明确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

1. 高尿酸和痛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便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时,就会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从而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所以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的病因。

现代的生活方式造成了高尿酸的普遍发生,研究发现,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高达13.3%,痛风为1.1%,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


2. 痛风有什么症状

痛风典型表现为:突发的下肢远端单个关节的红、肿、热、痛,常于夜间关节痛而惊醒,以大脚趾关节突然疼痛为主,可累及足弓、踝、腕等小关节,常伴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出现痛风石,可导致关节永久损害,出现关节畸形。因尿酸沉积过多,也可导致肾损害。

痛风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表现为突发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间歇期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如果没有把尿酸降下来,就会频繁发作,痛感加重,病程延长。慢性期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等。


3. 关注迁延不愈痛风的并发症      

(1)痛风石引起的残疾

痛风性关节炎疼痛逐渐加剧,受累的关节以膝、踝、肘关节多见,严重者可累及肩、髋、脊柱。痛风石形成使关节变形,影响关节活动,导致肢体残疾。(2)痛风性肾病-尿毒症期如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引起肾病变还可导致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增加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随着血尿酸的增高,慢性肾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发展为尿毒症。尿酸性尿结石较大者可出现肾绞痛、血尿,如结石反复发作时,可引起尿路梗阻和局部损伤,容易合并感染,加重肾脏损害。(3)其它并发症痛风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研究发现,血尿酸可预测心血管及全因死亡,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4.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痛风古称“帝王病”、“富贵病”。 据说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使他无法走路和骑马领兵上阵。中医归属于“痹证”范畴,主要认为是脾肾功能失调所引发,具体为,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或肾的分清泌浊功能失调,体内湿浊的排泄出现障碍,湿浊蓄积于体内,此时若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酗酒,或劳倦过度等,就会导致湿浊内生加剧,并促使湿浊流注于关节、肌肉,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痹痛,也就是痛风关节炎。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一般是分期论治。急性期,患者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瘀阻之征。治以清热祛湿,除痹止痛法,由土茯苓、土贝母、百合、薏苡仁、忍冬藤、豨莶草等中药组成的痛风方内服,并结合中医特色外治法——四黄水蜜贴敷,急性疼痛往往几天得以控制。对于缓解期患者,认为脾肾亏虚为主因,治疗上多以健脾补肾为主,兼以祛湿活血通络,以降低尿酸,预防痛风发作。对于关节已变形,合并有痛风并发症的,还可加用些虫类药物以加强通络活血化瘀之作用。

回到上述案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陈叔关节的红肿热痛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缓解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随访半年,血尿酸维持在正常范围,关节疼痛未在发作,逐渐恢复行走,生活可以自理啦。

5. 温馨提示   

(1)一旦发现高尿酸血症,需要重视,并及早规范治疗。(2)痛风止痛治疗是治标不治本,应规范降尿酸治疗,建议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减少痛风发作。

(3) 对于病程长、病情严重的痛风患者,痛风应长期规范治疗,专科就诊。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内分泌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采用中医药辨证和中药烫熨、熏洗、针刺、穴位注射等特色疗法对以下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患者四肢末梢麻痹、疼痛,灼热等感觉异常。

  • 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及早期糖尿病,配合中医治疗,保护胰岛功能,强化控制血糖。

  • 糖尿病胃肠病变,中医药治疗改善患者长期便秘、腹胀。

  • 对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痛风性关节炎,采用中药内服和梅花针治疗,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 糖尿病足,采用中西医外治保守治疗,减少截肢风险。

  • 糖尿病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见腰背及双下肢疼痛乏力等。

  • 其它诊治疾病: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炎、甲亢心、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肥胖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特发性水肿、高泌乳素血症等


刘振杰 主任医师

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痛风、多囊卵巢、甲状腺炎等内分泌病代谢疾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