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口腔白斑病

2018年01月29日 126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口腔白斑病指发生在口腔粘膜的可疑有癌变危险性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也不能诊断为其它任何疾病。白斑的诊断前提是排除无癌变危险的已知病变,不包括吸烟、局部摩擦等局部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单纯性过角化症。


【临床要点】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口腔各部位黏膜均可发生,以颊、舌黏膜最多见。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与黏膜平齐或略微高起。一般无自觉症状,上皮角化程度严重时可有粗糙、味觉减退、局部发硬等症状。伴有溃烂时可出现自发痛及刺激痛。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均质型(平坦、浮石样、斑块状、皱纹纸状)与非均质型(颗粒状、结节状、疣状及溃疡状)两大类。


均质状白斑

 

非均质状白斑

 

【病理学特征】

主要病理改变是上皮增生。包括

1. 单纯性增生: 上皮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上皮钉突伸长变粗,固有层和粘膜下层中有炎细胞浸润

2. 上皮异常增生(轻度-中度-重度)


【白斑癌变】

癌变的发生:多发生在异常增生的基础上,也可在单纯增生直接癌变。癌变率约为3%-5% 。发生在口底,舌腹部、舌缘、唇等部位癌变率比其他部位高,是高危险区。女性患者比男性癌变率高;不吸烟者比吸烟者高。非均质性白斑更易癌变。有上皮异常增生者更易癌变,并与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相关。癌变的最后确诊依据组织学检查。


【治疗】

白斑属于癌前病变,绝大部分属单纯过度角化,仅少数可发展为癌。约3%~5%的病例发生癌变。特别是对非均质型病变,舌缘、舌腹、口底等部位及组织学有上皮异常增生者癌变风险增高,应严密观察。治疗包括去除刺激因素(如戒烟酒、少吃辛辣刺激和过烫食物、去除残根残冠及不良修复体等)、药物治疗(维A酸软膏等)、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