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萎缩性胃炎可怕吗?

2021年01月21日 927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改变,为当代人们常见的消化道慢性疾病。随着胃镜检查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在患病人群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更高,且男性患病人数多于女性。
由于萎缩性胃炎属于癌前病变,有少部分的患者会发展成胃癌,所以患者在被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后常常十分焦虑,担心自己就是不幸的那一位。但它真的那么可怕吗?



1.萎缩性胃炎就是胃变小了吗?
萎缩性胃炎指的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发生了“萎缩”,从而失去了它们本身的功能,而并非是整体胃的容量减小。
2.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目前萎缩性胃炎的具体病因仍不清楚,但研究显示与多因素相关,例如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和睡眠)、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胆汁反流、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遗传和年龄等。
1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Hp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在日常体检中一旦发现Hp感染,患者应尽早询问专业医生,进行Hp根除治疗。


2胆汁反流、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例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和乙醇(酒精)摄入是慢性胃炎相对常见的病因。
胆汁反流入胃中,伤害胃黏膜屏障致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失去功能,常见于吸烟人群。
NSAIDs药物为老年人萎缩性胃炎患病常见原因。因此有基础疾病,需要日常服用NSAIDs的老年人应注意噂医嘱,定时复查。
3免疫相关因素
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胃炎,主要表现为以胃体为主的萎缩性胃炎,检查可见有血和(或)胃液,壁细胞抗体和(或)内因子抗体阳性,严重者因维生素B12缺乏而有恶性贫血表现。但此病在我国少见。
3.萎缩性胃炎的症状
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有症状的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打嗝)、恶心、消化不良和食欲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难以引起重视。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精神症状,例如: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
4.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
轻度萎缩性胃炎在规律合理的治疗下,患者的预后常常较好。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会伴有一定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增生的胃黏膜细胞形态与正常的细胞不一样),若不给予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则会发展为重度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为胃癌。
仅有少数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会进展为胃癌,并且这个过程十分漫长,有充分的时间去干预,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5.规律合理的治疗能够改善萎缩性胃炎预后
虽然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好治愈,其中发生萎缩、肠化和异型增生的黏膜恢复为正常胃黏膜的可能性比较小,且有极少数的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进展为恶性肿瘤的可能。但规律合理的治疗仍旧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缓解身体上的不适,例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还能够缓解其发展为胃癌的病变过程。
1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且足够的睡眠,避免大量吸烟。
饮食方面可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大量咖啡和酒精。若老年人需长期服用NSAIDs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咨询医生可否恰当停药。
2进行Hp的根除治疗

发现Hp感染的患者应配合医生进行Hp根除治疗,规律服药,并在根除Hp之后积极复查。
3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消化道症状,可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缓解身体不适。常用的药物包括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改善胃动力药物及中和胃酸的药物。患者应配合医生规律服药,延缓病情发展。
中医和中药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但谨记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切忌自己使用大量药物。
4定期胃镜随访
胃镜为萎缩性胃炎首选的检查方式,医生能在内胃镜下取病灶进行活检,评价病变情况,并且能够在内镜下进行微创治疗,因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十分必要。
一般认为,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因此对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应保持1年左右进行内镜和病理随访一次的频率。若不伴有肠化生可噂医嘱,酌情制定随访时间。若异型性较严重,可半年随访一次。
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萎缩性胃炎或已进展为早期胃癌的病灶需立即确认,证实后可行内镜下治疗,实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既能够切除病变部位,同时能够保留整个胃,维持原有的消化道结构,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规律的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用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它,便不用为它担惊受怕了。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各类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图源自网络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1):721-737.
【2】房静远,陈萦璇,高琴琰.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预警、早诊与预防.中华消化杂志.2018.38(3):145-14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