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

2018年02月08日 955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创建人: 曾海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审核人 专家委员会 提交时间 2018-02-07 17:09:09

 

疾病基本属性

对应ICD-10疾病:子宫内膜异位恶性肿瘤

别名:暂无

英文名:暂无

发病部位:卵巢卵巢外

症状:月经异常腹痛盆腔包块出血

就诊科室:妇科

多发人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并发疾病:暂无

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不确定

是否传染:

 

疾病介绍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恶变率约为1%,主要恶变部位在卵巢,多称为内异症相关的卵巢恶性肿瘤,其他部位如阴道直肠隔、腹壁或会阴切口内异症恶变较少。内异症增加卵巢上皮性癌如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风险。

 

疾病知识

 

症状

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盆腔包块和阴道流血。晚期症状与卵巢恶性肿瘤相似。

 

病因

本病病因目前还尚不明确,考虑与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异常、氧化应激、雌激素及其受体水平、细胞凋亡及免疫等因素有关。而病程长、高水平雌激素、肥胖、二噁英是其恶变的高危因素。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2、血清 CA125 水平检测;

3、影像学检查;

4、病理组织检查;

 

诊断

诊断:

(1)癌组织与内异症组织并存于同一病变中;

(2)两者有组织学的相关性,有类似于子宫内膜间质的组织围 绕于特征性的内膜腺体,或有陈旧性出血;

(3)排除其他原发性肿瘤的存在,或癌组织发生于内异症病灶而不是从其他部位浸润转移而来。

(4)有内异症向恶性移行的形态学证据,或良性内异症组织与 恶性肿瘤组织相连接。 不典型内异症:属于组织病理学诊断,可能是癌前病变。不典型内异症指异位内膜腺上皮的不典型或核异型性改变,但未突破基底膜。诊断标准:异位内膜腺上 皮细胞核深染或淡染、苍白,伴有中至重度异型性;核/质比例增大;细胞密集、 复层或簇状突。 临床有以下情况应警惕内异症恶变:

①绝经后内异症患者,疼痛节律改变;

②卵巢囊肿过大,直径>10 cm;

④影像学检查发现卵巢囊肿内部实性或乳头状结构,彩超检查病灶血流丰富,阻力低;

⑤血清 CA125 水平过 高>200 kU/L(除外感染或子宫腺肌病)

 

治疗

1、手术治疗 根据NCCN指南,FIGO分期Ⅰ期患者可行全面分期手术,其中有生育要求的ⅠA期患者经全面分期手术后可实行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对侧卵巢及子宫);Ⅱ、Ⅲ、Ⅳ期患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不适合手术的大块肿瘤型Ⅲ、Ⅳ期患者可考虑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行中间性细胞减灭术。 特殊情况: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极早期患者或者低风险恶性肿瘤,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保留子宫和对侧卵巢。但需进行全面的手术分期以便排除更晚期疾病。

2、化疗方案也按照卵巢上皮性癌的化疗方案,标准化疗方案为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全身联合化疗,包括卡铂或顺铂和紫杉醇或多西他赛;早期患者通常使用3-6个疗程,晚期患者需接受6个疗程化疗。

3、放疗:卵巢癌属于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放疗作为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可作为辅助性或姑息性治疗方法。对于I期及II期的卵巢上皮癌尤其是卵巢透明细胞癌,术后辅以放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对于III期的卵巢上皮癌来说,放疗并没有这一优势。

4、激素治疗:因卵巢内异症恶性变与雌激素密切相关,故可加用大剂量孕激素及抗雌激素药物治疗。

 

预后

由于内异症相关的卵巢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较轻,期别较早,预后较非内异症相关的卵巢恶性肿瘤要好。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术后残余肿瘤(残余肿瘤直径大小与生存时间成反比关系)、化疗疗程等。其中手术病理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预防

重视内异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恶变的最好策略

 

健康问答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有哪些类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和卵巢外的内异症相关的癌瘤(EOEAC)。临床上恶变部位以卵巢最为多见,约占80%。卵巢外内异症恶变中,50%以上恶变部位在直肠阴道隔、结肠及阴道,其他部位还包括小肠、剖宫产瘢痕、外阴、脐、盆腔淋巴结、输尿管、膀胱及胸膜,但较为少见。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来看,内异症恶变来自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形成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等上皮性恶性肿瘤,约占90%;恶变来自异位的间质,形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约占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