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

2018年09月08日 19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来门诊咨询或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提及和关注幽门螺杆菌(简称HP),有相当一部分HP感染时并无明显症状,患者都通常会问:「医生我怎么得的这个菌?」

HP的传播途径至今并未完全明了,但多数研究认为,大部分患者是通过人—人间的粪—口、口—口、胃—口传播途径传播的,其中由于中国常见的共餐制而造成感染呈家庭聚集性的观念被大多数医疗及科学研究者所支持。也就是说,大家聚餐,如果一个人有HP,他吃过的筷子夹了盘子里的菜,你再去夹,有可能就被传染HP了。由于现在正处于二胎热潮,很多家庭都需要老人带小孩,不少老人喜欢自己吃一下、尝一下再给小孩吃,所以门诊中就出现了不少与题目类似的问题。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14岁以上病了看内科,14岁以下病了看儿科,而这个小孩HP的诊治问题就很尴尬了,儿科医生觉得这是个很专业的消化科问题,应该去看消化科门诊,消化科医生觉得很少在小孩上面用药,剂量怎么定心里好怵,还是儿科医生拍板比较好。

根据《2017ESPGHAN/NASPGHAN指南:儿童和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管理》及中国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都不推荐常规对儿童进行HP的检测。也就是说对于儿童,「检测和治疗」策略并不适用,除非有特殊的疾病治疗需要,才对儿童进行HP的检测,不应在单纯地检测儿童是否感染HP。

根据中国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以下儿童有检测HP的指征:1.消化性溃疡;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3.慢性胃炎;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的缺铁性贫血;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而《2017ESPGHAN/NASPGHAN指南:儿童和青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管理》补充提到,对于要寻找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的患儿,可用非侵入性的方法检测HP。另外,还指出了以下患儿不推荐检测HP:功能性腹痛患儿;初始缺铁性贫血患儿病因的寻找;因身高不足就诊的患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