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脑健康日说大脑,“头”等大事莫忽视

2018年01月09日 9407人阅读

现代保健报记者  韩彬

采访专家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老年人越爱学习,大脑就越灵活。散步、慢跑、游泳、跳舞等也能起到保护脑血管、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这提示我们,许多生活小事都能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在今年的脑健康日来临之前,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全国的脑病大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让他揭秘如何打造最强打造大脑。

 

大脑:人体绝对的“最高指挥官”

重量:约两斤半重;外形:一个放大的核桃,里面包含了1000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都和身体内其他细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功能: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台电脑,它把所有你经历的事情,获得的经验、信息、数据,学到并掌握的知识、技能,都记忆、储存起来,随用随取,相当于从硬盘调出。不同的软件,相当于掌握的不同经验、技巧,使从硬盘中调动出来的数据、信息得到更高效率的运用。大脑还接受着人体的视、听、味、痛、温、触、压、位置、空间等各种感觉,支配着身体的各种运动,对外界事物做出各种反应,调节七情六欲等情绪、情感状态,是绝对的“最高指挥官”。


高危人群:三高、吸烟超重等要警惕

脑部疾病的类型有很多,除了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老年性痴呆症之外,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等功能性脑疾病也都在逐年递增。若能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促进脑部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据调查,脑梗塞、脑出血、小儿脑瘫、癫痫、帕金森病、脑外伤等脑病占人类疾病总数的30%左右。而且脑梗塞、脑出血等还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四高的特征。我国每年脑病新发病人约1000万例,其中致死致残率约占75%。


其中,脑血管病在国民死因调查中居于第一位,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40-50岁的中壮年已成为脑卒中(脑中风)的新目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有八项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及有脑中风家族史。当存在其中三项及以上就是中风的高危人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或有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是高危中的高危,这些人应重点干预和预防。


脑病治疗:功能性脑病外科手术有优势

随着脑外科手术的进步,很多内科治疗不佳的脑部疾病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的。比如:通过微创手术切除颈部动脉内造成血管狭窄的斑块可以预防中风;脑起博器植入术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都有有明显的疗效,甚至可以治愈。


比如说,帕金森病就是功能性脑疾病中的代表。据统计,全球帕金森病患者逾500万人,中国有超过200万帕金森病患者。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世界医学界公认脑起搏器手术(脑深部电刺激术)有良好的效果。该疗法由法国学者Benabid在1987年开创,至今有30年发展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该手术通过精准靶点定位后在大脑中植入微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减轻和控制异常症状的目的,广泛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也用于特发性震颤、物质依赖、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以及抑郁症和强迫症等。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患者筛查、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术后程控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点提醒:脑病名医给出养护大脑处方

作为全国著名的脑病专家,王学廉给我们的读者日常养护大脑给出了健康处方,他指出,以下七类不利于脑健康的事情要少做。


 1.不吃早餐:不吃早餐会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

 2.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3.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

 4.长期吸烟:常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


 5.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对大脑危害极大;

 6.空气污染: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7.少言寡语:大脑中有专司语言的叶区,经常说话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


除此之外,王教授强调,以下六点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

1、大脑喜欢色彩:平时使用有色笔或有色纸,能帮助记忆;

2、大脑爱吃蔬菜:大脑是一台珍贵而复杂的发动机,必须补充“优质燃料”,就是最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菠菜,以及肥瘦搭配的新鲜肉类,最好是牛肉、羊肉和鱼肉;

3、大脑喜欢和身体交流:散步或室内踱步是思考问题的好方式,这时人的推理能力会提高,并能防止大脑功能减退;

4、大脑喜欢动:从事脑力或艺术类工作、让你去动脑琢磨的游戏,是最好的脑锻炼方法;

5、大脑喜欢宽敞的环境:如果你经常身处狭窄的环境中,就要多去户外走走,解放大脑;

6、大脑需要休息:用脑越多,消耗参与大脑运转的物质就越多,换一种用脑方式,可以让这种物质的来源增加,恢复大脑的思考能力。

 

名医简介-王学廉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擅治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物质依赖、三叉神经痛等。其中帕金森病治疗技术与手术戒毒技术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两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