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造瘘口可怕么?

2016年03月16日 691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造瘘说通俗点,就是把有肿块的那段肠子切掉(包括肿块在内),把上段的肠子从肚皮上重新开个口,拉出来,大便以后就从这里出来。

       那这个因为病情行造瘘术的患者在面临日后的生活和护理上,有大家印象中那样可怕么?

【病例介绍】

       患者蔡**,女,49岁。

       因“大便带血6月余,加重3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中混有鲜血,大便暗褐色,3-4天1次,无腹痛、恶心呕吐、反流烧心等不适,3月前患者大便中血量较前增加,排便过程中偶有先拉血后拉大便现象,1次/天,血色鲜红或暗褐色,伴肛门处坠胀感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痔疮”,给予药物治疗(相应药名不详)后大便带血症状好转,停药后复发,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示直肠Ca?,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肠镜检查示直肠Ca、内痔,以“直肠Ca?”收入我科。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可,睡眠差,体力正常,大便如上述,小便正常,近3个月体重降低约5kg。

       既往史:呼吸系统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30年,循环系统症状: 无,消化系统症状: 无,泌尿系统症状: 无,血液系统症状: 无,内分泌代谢症状: 无,神经精神症状: 无,生殖系统症状: 无,运动系统症状: 无,传染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 按国家计划进行接种,其它: 无特殊,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外伤史:否认外伤史,手术史:否认手术史

       查体:T:36.8℃,P:78次/分,R:20次/分,BP:133/90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面容正常,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率{心率}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视诊:肺部心尖博动未见异常,无异常隆起及凹陷,听诊:肺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外形:腹部外形正常,腹部触诊:全腹柔软,压痛及反跳痛:全腹无压痛,右下腹轻微反跳痛,包块: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脾脏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紫癜和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右下腹轻微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2014-09-04武汉协和医院电子结肠镜:直肠Ca,内痔

       初步诊断:直肠癌?内痔。

       患者于2014-9-16在我们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发现病理:术中见距肛门100px处见一大小约125px*100px之溃疡状新生物,病变周边粘膜隆起,**坏死出血,质韧,触之易出血,病灶侵及肠腔约1/2圈,肠壁浆膜层完整,直肠周围可见数枚淋巴结增生,直肠前壁与子宫粘连较致密,肝脏未及明显结节,腹腔内无明显腹水,未见明显转移性病变,肠系膜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术后病理:(直肠)中分化腺癌浸润肠壁全层及壁外脂肪组织,肠系膜淋巴结(6/9枚)、送①(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3/6枚)癌转移(另见转移结节2枚),手术标本两侧切缘切片上未见癌累及。

       患者于2014-10-1出院,出院情况:患者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紫癜和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右下腹轻微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

       出院诊断:(直肠)中分化腺癌。

       患者留言:“尊敬的肖教授、刘鑫医生,你们好!你们辛苦了,从我入院到做手术到后期治疗,他们对病人是特别关心,手术做得我很满意,后期治疗也恢复得很好,我非常感谢肖教授、刘鑫医生及护士关心和辛苦我才恢复得这么好!我再次感恩,谢谢!”

【蔡**护理造口经验

       患者术后造口为乙状结肠造瘘口,该造瘘口解出肠内容物基本通过小肠、回盲部、全结肠吸收后相对已成型,由于术后前二个月内,肠功能和饮食上没有恢复和稳定,所以在此期间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佩带可粘连性的造瘘袋,此造瘘袋需要定期清洗和与瘘口处皮肤的护理。通常造瘘袋一周更换,与此同时别忘了定期造瘘口行扩肛防治狭窄。保护造口周围皮肤:造口开放初期,粪便稀薄,对皮肤刺激性大,易引起皮肤糜烂,每次排便后,应立即用温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并涂造口粉或皮肤保护膜保护。

       更换造口袋:(用物准备:造口袋、造口粉、皮肤保护膜、防漏膏、透明贴,剪刀、毛巾、温水、纸巾、棉签等。)

       操作方法:

       1、将造口袋的底盘剪成适当大小,比造口直径大1-2mm,剪口过小,造口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剪口过大,排泄物接触皮肤,容易腐蚀皮肤造成溃烂。同时剪口的大小是随着造口的大小改变而变化的。

       2、用纸巾轻轻擦去造口及周围皮肤的分泌物,用盐水棉签消毒造口粘膜,用温水轻轻擦洗周围皮肤,晾干。

       3、在造口周围涂抹造口粉,注意不可过多,面积不可过大,否则影响底盘的黏贴牢固性,在造口周围涂抹防漏膏,宽度不超过25px,防漏膏粘性较大,可用自带的塑料棒沾少量清水按压涂抹均匀。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均匀涂抹皮肤保护膜,待干5秒钟。

       4、将造口底盘的纸撕掉,剪口对准造口,套入造口,用手掌适度用力轻压造口袋底盘,使其平整、均匀的黏贴结实,冬季可用手掌捂5分钟,可使底盘的胶软化黏贴更牢固。术后早期患者平卧时,造口袋应横着贴;下床活动时,造口袋竖着贴。

       5、造口周围的皮肤不应用碱性肥皂、酒精、碘酒、碘伏等液体清洗或消毒,因其刺激强,易导致皮肤干燥、受损。

       6、造口袋内的排泄物1/3满时,要及时排放,造口袋下端可适当清洗,保持卫生。

       7、揭造口袋时,一手按住造口袋稍上方的皮肤,另一手从上向下轻轻将造口袋揭下,不可过快、用力过大,防止造成皮肤损伤。

       通常术后第三个月,饮食习惯以及次数已经固定,白天可以用那种非粘连固定造口袋,网上或者药店有卖,可以缠绕腰腹部固定在造瘘口处,袋子可以拆卸与固定造瘘口的基座相扭转从而戴卸,相对方便,易换洗。

       从第四月以后白天均可不用佩带造瘘袋,找寻到固定出大手时间后,定时清洗,平时出门在造口处贴用张吸水纸或者保鲜薄膜便可。夜间需要佩带造瘘袋,通常会引流出较多。定期复查,也可每周三、五在协和本部门诊大楼五楼的造瘘门诊去护理检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