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大便中的黏液代表什么?

2016年08月10日 689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大多数时候,黏液是透明稀薄的。然而,疾病、饮食或环境因素有时会增加黏液的粘稠度,甚至可以改变颜色。那么大便中为什么有黏液呢,来看一下吧。

为什么大便中有黏液?

       大肠的粘膜有助于大便的通过。“正常”的肠道运动不会产生太多的黏液。存在少量黄色或透明的黏液,通过肉眼不易观察。当粪便中有明显的黏液时,可能是细菌感染、肛裂、肠梗阻或克罗恩病的一个征兆。

       应观察的其他迹象:

       ◆出现大量黏液

       ◆大便带血或带脓

       ◆腹痛、痉挛或腹胀

       ◆大便频率、粘稠度或颜色突然改变

大便中出现黏液的原因

       干燥和便秘可以引起肠道产生黏液以离开身体。这就为大便的外观增加了黏液。黏液增加也可以是一种疾病的迹象,尤其是如果发生炎症和粘膜破裂。会使身体更易感染。

粪便中出现黏液的其它原因

细菌感染

       比其他问题更为常见,细菌感染通常是由细菌如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耶尔森菌引起。这些细菌常常是食物中毒和其他感染的病因。症状包括:

       ◇腹泻

       ◇痉挛

       ◇呕吐

       ◇恶心

       ◇发热

肛裂和溃疡

       肛裂是直肠下端内壁撕裂。他们是由迁延性腹泻,大便坚硬,和其他排便困难的情况引起的。肛裂会引起排便困难,但并非相当严重。有非处方药可以减轻疼痛,大多数在几天到几周内消除。

       溃疡与肛裂有相似的性质。如果正接受化疗或放疗,身体可能会遭受更严重的黏液(称为胃肠道黏液)损失。

肠梗阻

       日常症状如痉挛、便秘和腹胀是肠梗阻的征象。原因可能是受粪便、疝、肿瘤或非食物物体通过的影响。

肠易激综合征和和克罗恩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可能会增加黏液产生。这种症状在腹泻型IBS患者中比在便秘型IBS患者中较为常见。克罗恩病不太容易引起大便中黏液增加。

饮食

       食物过敏,如与坚果、乳糖或谷蛋白相关的过敏,可以引起大便中黏液的产生。某些食物可能引起不适及以下症状:

       ◆腹胀

       ◆腹泻

       ◆皮疹

       ◆便秘

       医生要帮助确定是食物过敏还是不耐受,二者常被混淆。如果进食一定食物后肠道运动中黏液或血液明显增加,应及时就医。

诊断和检测粪便样本

       发现大便改变,常进行大便检测。虽然许多肠道问题不需要实验室检测,在国外旅行的人很可能需要检测。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30-70%的美国人在国际旅行中会发生肠道感染。其他可能需要检测的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和免疫系统减弱的人。另一个原因是严重发热和脱水。

       如果检测结果(如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阳性,治疗中可能包括抗生素的使用,但往往不是必要的。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的,它可能是一种不常见的细菌,如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或病毒,可能需要更多的检测。如果上述微生物仍未阴性,可能需要重新留取样本。但是也可能不需要粪便样本。经过初步的身体检查,医生可以在大便试验前要求采集血液样本。

大便中出现黏液的治疗

       在粪便中发现的细菌有时利用抗生素治疗,休息将有助于症状的治愈。饮食习惯可能需要改变,以减少再次感染的机会。这也是食物过敏时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需使用处方药以及进行持续的治疗。这些情况包括克罗恩病和其他一些肠道相关疾病。肛裂和直肠溃疡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一些非处方的益生菌和补充剂可以帮助那些每日排便不规则、便秘或腹泻的患者。服药前应询问医生,大便日记对医生的工作很有帮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