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使用降尿酸药物干预治疗前分型诊断不可或缺

2022年10月19日 1011人阅读

左手保温杯里泡枸杞朋克养生,右手奶茶夜宵放肆嗨吃……现代年轻人在高频的生活工作压力之下,饮食结构和作息规律愈发的不规律,奶茶续命、常态熬夜,当代青年的“熬夜”似乎已成为惯例,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30%的90后入睡至少需30分钟以上,近30%的90后在凌晨1点以后入睡。

长期熬夜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对现代青年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神经衰落、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视力下降、脱发掉发等已成为困扰现代青年的常见问题。

不仅会带来各种亚健康症状,随之还会造成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高,甚至肿瘤发病率也会增高。尤其是,以往被认为是中老年病的痛风也频频找上了年轻人,痛风患者人群逐渐年轻化。

痛风年轻化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诱因

根据痛风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数据表明,青年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4%,甚至超过了中老年患者。

痛风“年轻化”发作的诱因是什么呢?这与当代青年的饮食结构和作息不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还与其频繁的社交活动、暴饮暴食的饮食结构和工作压力骤增等有关。

高脂、高糖、高嘌呤、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超标,碳酸饮料、海鲜、啤酒、劳累和缺乏运动等都是常见的诱因。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管住嘴,迈开腿是当代痛风青年患者治疗的第一步。

高脂肪饮食会阻碍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导致积聚在体内的尿酸排不出去,那么高尿酸血症自然会找上门。 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则会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加。

降尿酸治疗前需分型诊断,针对性干预治疗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生化基础,是尿酸升高后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进行降尿酸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分型诊断,分型诊断有助于发现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小时尿检测尿酸水平。研究显示,90%以上的高尿酸血症是由尿酸排泄不良所导致的。

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包括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和戒烟戒酒等等,同时还要遵医嘱服用降尿酸药。

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可适当碱化尿液,将PH值维持在6.2-6.9;结合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维持尿量在1500ml/d以上,可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尿酸盐结晶风险,保护肾功能。痛风治疗主要围绕尿酸,降尿酸的药物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另一类是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

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常见的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等。

抑制尿酸重吸收的药物:主要是立加利仙(苯溴马隆)等。

别嘌呤醇:别嘌呤醇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我国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已经给予黑框警告,使用后会造成超敏反应,导致剥脱性皮炎,致死率非常高,一旦发生,致死率高达30%。因此,SFDA要求在使用此药物前必须进行HLA-B*5801的基因检测,只有检测HLA-B*5801阴性后才可以使用。

非布司他: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比用别嘌醇的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非致命性中风等不良反应事件。同时其相关原因并未明确,患者使用时应更加谨慎选择。

苯溴马隆:是常用的增加尿酸排泄药物,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在欧洲和亚洲国家广泛使用几十年,其降尿酸效果和心血管、肾功能获益显著,安全性好,在亚洲国家多推荐为一线用药。

综上所述,痛风呈现年轻化趋势,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主因,纠正和改善这一人群的生活方式对于年轻痛风人群的治疗意义尤为突出。在降尿酸药物的选择上,一定遵从医嘱,建议采用足量、足疗程、长期用药的原则。适当碱化尿液有助于避免尿酸结晶和保护肾功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