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特发性病变之震颤

2020年12月04日 953人阅读

甲亢和肾上腺功能亢进。引起生理亢进性震颤,对肢体施加较大惯性负荷时,震颤频率可减少1次/s以上,特发性震颤无此表现,可伴食欲亢进、多汗、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神经兴奋性增高和甲状腺肿大等甲亢表现,

伴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和多血质等肾上腺功能亢进表现。直立性震颤。表现站立时躯干和下肢姿势性震颤,可累及上肢,伴体态不稳和小腿痉挛(肌肉高频强直收缩所致),

坐下或仰卧后缓解,行走时减轻。家族性姿势性震颤患者合并直立性震颤几率较高。与特发性震颤相比,直立性震颤频率(14~18次/s)更快。小脑传出通路病变。主要是小脑底核及结合臂病变,

表现上肢和下肢意向性震颤,常伴其他小脑体征如共济失调等。中毒或药物引起震颤。通常为姿势性震颤合并运动性震颤,也可出现静止性震颤和意向性震颤,

取决于药物种类和中毒严重程度。多数震颤累及全身,节律不规则,可出现扑翼样震颤,伴肌阵挛。皮质震颤。为不规则高频(>7次/s)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

常伴运动性肌阵挛。电生理检查可发现巨大体感诱发电位及体感反射增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