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宝宝夜间磨牙解析(1)

2017年09月30日 90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肠内寄生虫病
肠内寄生虫分泌的毒素刺激神经,使宝宝在睡眠中神经系统仍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导致磨牙。常见如蛔虫病和蛲虫病,蛔虫分泌的毒素刺激肠道,使肠蠕动加快,引起消化不良,脐周疼痛,睡眠不安;而蛲虫分泌的毒素引起肛门瘙痒,影响宝宝睡眠并发出磨牙声。
注意:蛲虫病在3岁以下的宝宝中较常见。

对策:
1、及时去医院进行大便检查,如果有肠寄生虫病,及时驱虫治疗。
2、平时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

2、消化功能紊乱
如果临睡前宝宝吃得过饱或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使得胃肠负担加重。宝宝熟睡后,大脑的相应部位仍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出现磨牙。

对策:
1、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定时定量,寒温适宜。晚餐要清淡,不宜吃得过饱,尽量避免油腻、煎炸、辛辣食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如咖啡、巧克力、可乐等。
2、根据小儿年龄特点,给予调和脾胃的中医药治疗。

3、营养素缺乏
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钙代谢紊乱,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也有报道缺锌与缺乏维生素B也会引起磨牙。

对策:
1、出生15天到2岁之前按常规补充维生素D,平日保持户外活动2个小时,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佝偻病患儿要及时纠正治疗。

2、平时注意营养均衡,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并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生长发育检查,微量元素状态评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补充治疗。

4、睡觉姿势不好
如果宝宝睡觉时头经常偏向一侧,会造成咀嚼肌不协调,使得受压一侧咀嚼肌发生异常收缩,出现磨牙。另外,宝宝晚上蒙头睡觉,由于二氧化碳过度积聚,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引起磨牙。

对策:
帮助宝宝及时调整睡姿;纠正蒙头睡觉的习惯。

5、牙齿排列不齐
1.嚼肌用力过大或长期用一侧牙咀嚼,以及牙齿咬合关系不好,会发咀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引起宝宝夜间磨牙。
2.牙齿排列不整齐的孩子咀嚼肌的位置往往不正常,晚上睡眠时,咀嚼肌常常会无意识地收缩,引起磨牙。
3.龋齿或者牙周炎等口腔疾患也会引起磨牙。

对策:
1、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可做热敷,按摩,会有一定缓解作用。
2、牙齿不齐、龋齿或牙周疾患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进行牙齿矫正和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