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糖尿病性白内障

2016年10月28日 42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因

       糖尿病导致的血糖升高是诱因,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机制尚无最后定论。但实验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晶状体内存在糖代谢紊乱,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生化和病理基础。

临床表现

       1.发生于老年者,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率较高,发生较早,进展较快,容易成熟,此型多见。

       2.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病人。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混浊,完全混浊;开始时在前后囊下出现典型的白点状或雪片状混浊,迅速扩展为完全性白内障,以后囊下极部多见;常伴有屈光变化,血糖升高时,表现近视;血糖降低时,表现远视。

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定量,明确糖尿病。

       2.眼部特殊检查

       对手术效果存在疑虑或特殊要求,怀疑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检查。

       (1)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2)视网膜视力检查;

       (3)视野检查;

       (4)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

       (5)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

诊断

       根据糖尿病史,血糖、尿糖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患者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雪片状混浊为其特点,有时混浊迅速扩散可诊断。

治疗

       1.发病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晶体混浊可能部分消退,视力可有不同程度改善,滴用治疗白内障滴眼液;

       2.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时,可在血糖控制情况下施行白内障摘出术,如无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3.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和出血。

预防

       1.控制食物:糖、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荠。

       2.饮食宜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多食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

       3.平时多食鱼类,能保持正常的视力,阻缓病情的进展;

       4.并发性白内障当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应控制血糖;慢性葡萄膜炎应积极查找病因,并坚持治疗,预防复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