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春暖花开时,共赴一场春天的邀约

2021年03月22日 8343人阅读



春分三候

“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节气

3月20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将至。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平分了时间,此时大地,到处都萌动着春的生机。


春分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习俗

竖春蛋。春分时节有很多表达美好愿望的民俗活动,如吃春菜、春祭、犒劳耕牛、竖蛋等,其中最好玩的要数竖春蛋了。据说在春分这天,鸡蛋很容易竖起,保持平衡。


吃春菜。春分要吃“春菜”也是传统的一种习俗,春菜是指“野苋菜”。找到野苋菜后,带回家和鱼一起煮成汤,叫做”春汤“,传统习俗中喝这个春汤,能够”合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春分将至,人们会挨家送春牛,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牛图“,春牛图是把红纸或者黄纸印上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的图样。在送春牛图的时候,一定要说一些吉祥的话。


放风筝。春分时节莺飞燕舞,是全家春游的好时节,外出踏青不能少的一大乐事就是放风筝。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调和全身的运动,风筝升到高空后,不仅需要全身用力去掌控方向,眼睛也要一直仰视、远望风筝,有调整眼部肌肉的作用,从而消除眼睛疲劳。


“春分”养生

春季是疾病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麻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胃肠性疾病等多发,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停留,根据身体状况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皮疹、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春分养生黄金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调养:


1、抵御寒凉

春分时节,天气渐暖,尤其是白天的温度上升很快,但早晚温差还很大,切不可盲目减少衣物。“春捂秋冻”为了身体健康,春天减衣物要慢一些,少一些,以顺应季节变化。要遵循这个原则:暖身先暖脚。最起码也要保证裤子、鞋袜厚一些,上身衣物适当轻薄一些就可以了。


2、调养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养方面要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


3、运动锻炼

春天空气清新,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而且会让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登山等。

4、调节饮食

春分时节的饮食,宜清补不宜浊补。此时,大量气血外行,如果补得太厉害,不利于吸收消化,清补则有利于轻清之气的通畅。


中医上,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在搭配、烹调时候,要充分考虑。比如说,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添加葱、姜、酒、蒜、醋等发热的调料,可缓解寒性食材的寒凉;在食用牛羊肉等发热食材后,就要配上一些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功效。


5、克服春困

春天风和日丽,多人却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说的“春困”。春天犯困,越睡越困。这是因为,春困其实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体内循环季节性差异,春天气候转暖,皮肤血管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增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供应大脑的血液就相对减少,大脑的氧气就会感到不足,因而会感到困倦乏力。


那么怎样减轻与预防春困呢?


· 1 ·

保证睡眠,早卧早起,克服消极懒惰思想情绪;

· 2 ·

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 3 ·

适当增加营养,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该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吃饭不宜太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