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口腔黏膜疣状黄瘤

2018年01月15日 99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疣状黄瘤(verruciform xanthoma)是好发于口腔黏膜的一种少见的无症状良性病损。

 

临床要点

1.口腔疣状黄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2.疣状黄瘤好发于口腔黏膜,以牙龈和牙槽黏膜多见,其它如腭、口底、唇和颊黏膜等也可发生。多为单发,偶有多发。

3.临床上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多为偶然发现。病程为数月至数年。病损边界清楚,直径0.2至2cm不等,最大者可达4cm,呈灰白、淡黄或粉红色;表面呈疣状、乳头状、颗粒状或斑块状,基底部有蒂或无蒂。

【病理学特征】

病变上皮呈乳头瘤状增生,表面被覆角化过度、正常角化或角化不全的复层鳞状上皮,可见角质栓塞。上皮钉突延长、增宽,无不典型细胞和核分裂增加。上皮各层存在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根据病变表面上皮形态可分为:①疣状型,②乳头状型,③平坦型(病变向深部增生为主,表面平坦)。在上皮钉突间真皮乳头层内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图),其间夹杂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及扩张的毛细血管。泡沫细胞胞体多边形,胞浆富含脂质,细胞核小、固缩深染。

【治疗】疣状黄瘤是良性病变,局部麻醉下手术切除即可,一般不会复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