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2018年08月31日 92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
该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或肺功能异常,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右心室扩张(或肥厚)或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支气管疾病,是引起慢性肺心病的常见原因。临床实践表明,慢性肺心病若反复发作,可使患者肺功能的损害逐渐加重。
因此,该病患者在平时应加强自我保健,以避免疾病的复发。那么,慢性肺心病患者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自我保健呢?


一、饮食保健措施慢性肺心病患者应多吃瘦肉、鱼虾、蛋类、牛奶、鸡、鸭、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和瓜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在服用利尿药期间,需多吃蜂蜜、土豆、新鲜豌豆、鲜蘑菇、牛肉、脱脂奶粉、菠萝、香蕉等含钾丰富的食物,忌食葱、姜、胡椒、咖喱粉等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甜食,不吸烟不饮烈性酒,不喝浓菜和咖啡。
出现浮肿的症状时,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二、护理保健措施
1、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在冬季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2、勤洗澡,勤洗内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漱口。
3、密切关注心跳、呼吸、脉博及血压等生命指征的变化
4、保证家中有一个小型的氧气袋,以备急用
5、注意体温和痰液的变化,若出现低热,痰量增多,咳脓性痰等症状,须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6、长期卧床的老年该病患应让家人协助自己经常变换体位,必要时可采取蒸汽熏吸的方法来促进痰液的排出。


三、运动保健措施
1、可做呼吸操:操作者取坐位、立位或仰卧立,将一只手放于前胸,将另一只手放于腹部,做腹式呼吸。
吸气是尽量挺腹,保持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呼吸需有节律地进行,吸气与呼气的时间之比为1:2或1:3。
要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深吸缓呼,呼气时口唇收拢,作吹口哨状,胸部向前倾,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在7~8次左右。此呼吸操每天可做2次,每次做10~20分钟。慢性肺心病患者若经常做此呼吸操可使肺部通气和换气的功能得到改善。
2、或练气功或打太极拳:慢性肺心病患者通过练气功或打太极拳可增加肺部通气和换气的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的状态。
3、可做预防感冒操:通过搓手、擦脸、揉颈、拍胸、按摩迎香穴和风池穴、捶打足三里穴等,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四、药物保健措施
1、及时地控制呼吸道感染,可根据痰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使用溴已新(必嗽平)、氯化铵、氨茶碱等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3、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党参、黄芪、赤芍、半夏、茯苓、白术、甘草、丹参、沙参、麦冬等中药,以及人参补肺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