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氨甲环酸你了解多少

2024年04月03日 14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氨甲环酸你了解多少?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衍生物,又称凝血酸,其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最早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用作抗纤溶剂,以降低血友病月经过多以及临床外科手术中出血过多的风险。此后研究发现氨甲环酸基于其抗炎和抗黑色素生成特性在皮肤病学领域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治疗黄褐斑、玫瑰痤疮、荨麻疹和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等多种疾病。本文我们来看看它在玫瑰痤疮与痤疮中是如何发挥它的超能力!

作用机制:

 

你知道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吗?

玫瑰痤疮这个听起来很浪漫的名字,却是困扰着很多人并且难以根治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具体机制还在研究中。但既往研究表明本病与遗传、免疫、神经血管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外部刺激激活多种天然免疫相关分子,例如Toll样受体(TLR2)、抗菌肽(Camp)等,通过一系列反应导致LL37的过量积累,并生成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促进血管增生扩张,加重炎症反应。

你知道痤疮的发病机制吗?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好发于面颈部、胸背部的皮脂腺毛囊的慢性皮肤病。痤疮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微生物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痤疮丙酸杆菌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TLR刺激皮脂腺,主要是TLR2TLR2 依赖性通路激活导致核转录因子触发,然后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此外,痤疮丙酸杆菌可以通过激活角质形成细胞表面的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来释放各种外源性蛋白酶。这些蛋白酶可以增强促炎细胞因子的转录,例如 IL-1aIL-8TNF-α 和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

玫瑰痤疮和痤疮虽然是两种疾病,但据研究表明,其有着一些相同的发病机制,例如炎症、精神压力、遗传和皮肤微生态等。

氨甲环酸又是如何治疗玫瑰痤疮和痤疮的呢?

氨甲环酸具有强大的超能力,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发挥其作用,例如

有研究发现氨甲环酸可以降低先天免疫基因的表达,包括TLR2KLK5、和Camp,以及玫瑰痤疮病变中的中性粒细胞相关基因;

氨甲环酸通过抑制LL37激活的HaCaT细胞中的TLR2IL-6TNF-αCCL10的表达而表现出抗炎作用,其显著降低了炎症性痤疮、丘疹和脓疱的计数;

随着CD4 T细胞的增加以及玫瑰痤疮病变中Th1Th17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上调,适应性免疫系统在玫瑰痤疮中被显著激活,LL37诱导的Th1Th17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也可被氨甲环酸降低;

氨甲环酸可通过降低CD31+细胞和下调玫瑰痤疮病变中VEGF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血管生成;

氨甲环酸可抑制丝氨酸蛋白酶(SP)的PAR-2激活,导致角质形成细胞中钙内流,从而减轻痤疮与玫瑰痤疮的临床症状。

总之,氨甲环酸可以通过抗炎、抑制血管生成扩张、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和免疫调节特性等方面来改善玫瑰痤疮和痤疮的症状。

此外 氨甲环酸不止对玫瑰痤疮与痤疮有效,大家很担心的痘印即炎症色素沉着、炎症后红斑也可以被氨甲环酸改善哦!

促炎因子增多和血管生成和扩张会导致炎症后的色素沉着,氨甲环酸可以通过阻断纤溶酶减少缓激肽的释放,并且还可通过降低肥大细胞活性从而抑制白三烯和血小板活性因子释放,从而改善炎症后色素沉着。

促炎因子(TNF-αIL-6)和趋化因子等导致玫瑰痤疮后的红斑也可以被氨甲环酸一举消灭。

PS:现市面上有很多精华液都宣传自己添加了5%10%的氨甲环酸,浓度过高容易对皮肤产生刺激性,浓度过低没有明显疗效,所以口服氨甲环酸较外用氨甲环酸来说,其治疗效果更好,更易把握疗效,也更具有性价比哦~

看完本文你知道为什么氨甲环酸可以用于玫瑰痤疮、痤疮的治疗了吗?

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月经减少、头痛、肌痛和心悸,眩晕、关节痛、视力模糊、倦怠和脱发等,通常程度轻微且持续时间短。

禁忌症:患有获得性色觉缺失的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活动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心绞痛、心肌梗塞、脑缺血病史者不宜使用。

吴教授温馨提示:虽然氨甲环酸功能强大,但其药理学机制较为复杂,存在相关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具体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

1. Li Y, Xie H, Deng Z, Wang B, Tang Y, Zhao Z, Yuan X, Zuo Z, Xu S, Zhang Y, Li J. Tranexamic acid ameliorates rosacea symptoms through regulating immune response and angiogenesis. Int Immunopharmacol. 2019 Feb;67:326-334. doi: 10.1016/j.intimp.2018.12.031. Epub 2018 Dec 19. PMID: 30578968.

2. Kim KM, Lim HW. The uses of tranexamic acid in dermatology: a review. Int J Dermatol. 2023 May;62(5):589-598. doi: 10.1111/ijd.16160. Epub 2022 Mar 24. PMID: 35323992.

3. Charoenwattanayothin A, Saiwichai T, Chaichalotornkul S. Adjunctive treatment for acne vulgaris by tranexamic acid. J Cosmet Dermatol. 2022 Oct;21(10):4515-4522. doi: 10.1111/jocd.14972. Epub 2022 May 10. PMID: 35388589.

4. Jakhar D, Kaur I, Misri R. Topical 10% tranexamic acid for 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steroid-induced rosacea. J Am Acad Dermatol. 2022 Jan;86(1):e1-e2. doi: 10.1016/j.jaad.2019.12.067. Epub 2020 Jan 11. PMID: 31931084.

5. Bageorgou F, Vasalou V, Tzanetakou V, Kontochristopoulos G. The new therapeutic choice of tranexamic acid solution in treatment of 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 J Cosmet Dermatol. 2019; 18(2): 563-567.

6. 孙楠,牛悦青,陈璨,.氨甲环酸对玫瑰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06):345-347.

7. 唐文,陈爱军.氨甲环酸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1,37(03):180-18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