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610Lab】2017近期重点研究汇总

2019年12月12日 854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本文展示了浙江大学医学院李达三•叶耀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李·叶中心)610Lab近半年来在骨科及运动医学、干细胞、生物材料等领域的重点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沈炜亮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骨科及运动医学领域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Kdm6b Regulates Cartilage Development and Homeostasis through Anabolic Metabolism🔗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b在调控软骨细胞分化和骨关节炎病理中具有维持软骨稳态的重要作用

◁软骨细胞特异性敲除Kdm6b导致小鼠发育畸形

关节软骨覆盖于关节表面,对于维持关节正常功能不可缺少,同时在骨关节炎发生后,如何修复再生能力缺乏的损伤软骨也是骨关节炎治疗的难题。退行性关节炎是后天累积的退行性累积性改变,与环境和关节内局部环境相关,表观改变常常受环境因素改变引起,可发生累积效应,因此表观机制能比较好解释环境与积累性退行性关节炎的关系。

该论文筛选并验证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b在成软骨诱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软骨细胞条件性敲除Kdm6b转基因小鼠模型(Col2a1-CreERT2;Kdm6bf/f),证实Kdm6b缺失导致小鼠软骨发育异常。随后通过转录组测序与ChIP-qPCR证实Kdm6b可以通过直接调控Col2a1与Acan的表达,影响软骨细胞合成代谢。进一步在软骨发育成熟后特异性敲除Kdm6b,并通过构建小鼠软骨缺损与骨关节炎模型,明确了Kdm6b通过调控软骨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ECM),影响骨关节炎疾病进程,并成为骨关节炎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本实验室戴俊和俞冬升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欧阳宏伟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Science Advances: Single-cell analysis reveals a nestin+ tendon stem/progenitor cell population with strong tenogenic potentiality🔗

利用单细胞基因分析技术发现nestin+肌腱干细胞亚群

该研究利用单细胞基因分析技术解析肌腱细胞亚群,在肌腱细胞群中鉴定了一个nestin+肌腱干/祖细胞(TSPCs)亚群并在体内外证实nestin对于肌腱干细胞的表型维持及分化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肌腱干细胞的认知定义局限于来源于肌腱具有类似与间充质干细胞的多项分化能力,尚无特异识别标志和亚群界定。单细胞基因分析技术突破了传统群体细胞研究平均化的局限,将其利用于肌腱细胞的亚群解析,显示了nestin在肌腱干/祖细胞的一个亚群中富集,这激发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在肌腱分化和损伤修复过程中nestin在肌腱干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对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数据集分析发现,在发育过程中的特定分化阶段以及在肌腱形成起始阶段,nestin阳性的TSPCs数量较多;通过免疫荧光和Nestin-GFP小鼠进一步证实其在发育和成熟肌腱组织中的定位,并发现其参与肌腱损伤时的修复。进而在体内外证实Nestin对于肌腱干细胞腱系分化决定中的关键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提供了关于肌腱干细胞生物学的新见解,并可能在未来有助于肌腱损伤的细胞治疗。

本实验室茵梓博士是论文第一作者,欧阳宏伟教授和陈晓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Acta Biomaterialia:Biomimetic tendon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site gradient scaffold enhances ligament-to-bone junction reconstruction

仿生肌腱脱细胞基质支架促进肌腱/韧带和骨连接处的愈合

肌腱/韧带-骨连接修复在骨科治疗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连接处的结构复杂,包含骨、非钙化和钙化的纤维软骨,以及肌腱/韧带等组织,是一种多组织的功能性过渡区域。

2017年5月,610lab研究团队在Acta Biomaterialia发表了这篇关于仿生肌腱脱细胞基质支架促进肌腱/韧带和骨连接处的愈合的研究。研究中所发明的无序-有序-无序肌腱基质仿生支架,制作过程简便,且可有效增强肌腱/韧带和骨连接处骨和纤维软骨的形成,有希望成为修复肌腱/韧带和骨连接处的理想支架。

根据天然腱-骨连接处的结构特点,利用物理超声作用对脱细胞的肌腱细胞外基质表面进行改造,将有序的细胞外基质结构改变为无序结构,并进一步构建出无序-有序-无序(random-aligned-random)的仿生支架。相对于有序组,无序的肌腱细胞外基质可有效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和骨相关的表观基因,转录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基因的表达,并且表现出更高的成骨诱导能力。进一步,将这一仿生支架移入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中,发现该支架可有效增强修复界面中的骨和纤维软骨形成。较之未处理的肌腱细胞外基质组,仿生支架组获得了更好的修复效果。

本实验室刘欢欢和杨龙博士是论文第一作者,欧阳宏伟教授和陈晓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干细胞领域

单细胞技术解析子宫上皮发育过程

Stem Cell Reports:

Reconstructing Lineage Hierarchies of Mice Uterus Epithelia Development using Single Cell Analysis🔗

该研究利用单细胞分析技术获得了子宫上皮细胞发育过程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鉴定了早期发育子宫上皮干/祖细胞亚群;揭示了子宫发育与分化调控的时序分子机制;重建了子宫上皮细胞复杂的时空细胞发育图谱:首先通过单细胞测序,系统研究了小鼠发育早期(0天-56天)子宫上皮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包括时序性激活的信号通路、表观调控、代谢调控及转录因子调控机制;进一步通过单细胞分析发现并鉴定得到在小鼠发育早期(出生后7天)的子宫上皮新生腺体中,存在一个ALDH1A1阳性子宫上皮前体干细胞亚群,具有较强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克隆形成能力)、高表达干细胞基因、上皮间质转移特性、低表达雌激素受体等特征。该研究从发育角度研究组织、器官的细胞转录组图谱,是对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的补充。本研究将为干细胞向子宫上皮细胞诱导分化提供了基于发育的理论路线支持。

子宫发育与分化调控的时序分子机制

本实验室吴兵兵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邹晓晖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生物材料领域

丝素蛋白来源人工皮肤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转化研究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Silk Fibroin Biomaterial Shows Safe and Effective Wound Healing in Animal Models an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临床上治疗皮肤损伤需要功能性创面修复材料。来源于桑蚕蚕茧的丝素蛋白,已被证明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生物医用材料,在组织修复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虽然有很多基于丝素蛋白的护创产品已经在实验室中被开发出来,然而缺乏相关的大动物实验验证和临床试验评估等转化研究,极大地限制了丝素蛋白材料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邹晓晖课题组与浙江省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重点研究院陈隆坤课题组合作开发出一种阻菌、透明、透气的具有半透膜功能的丝素蛋白皮肤再生修复膜,开展了系列研究包括材料制备方法、材料分析与表征、生物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评价、小动物和大动物的体内实验。完成临床前研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后,与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及湘雅三院合作开展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性评估了该丝素蛋白膜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丝素蛋白膜具有优良的透明度、透气性、阻菌性和生物相容性。新西兰兔全层皮肤缺损实验显示该丝素膜能够显著减少伤口愈合时间并提高伤口愈合质量,优于已上市的对照产品。巴马香猪全层皮肤缺损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产品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后,在一项由71位患者参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与已上市对照品相比,该丝素蛋白护创膜能够显著加速伤口愈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临床试验方案已预先在国际临床试验注册机构完成注册(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1993030),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开拓及推广丝素蛋白材料的临床应用,同时该丝素蛋白膜的完整研发和应用流程对致力于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转化应用的研究者们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2017年3月25日本文在线发表时,获得Wiley旗下化学材料类期刊新闻ChemistryViews及材料科学类新闻Advanced Science News亮点推介(highlight)。

本实验室张薇博士是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邹晓晖研究员是本文的通讯作者。

二次整理者: 阮登峰/沈炜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

浙江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再生医学发展基金;

浙江省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再生医学工作组;

本人专业诊治范围:

1,肌腱病&肌腱/韧带损伤:肘-网球肘;肩-肩周炎,肩袖损伤;膝-弹跳膝,跑步者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踝-跟腱炎,跟腱断裂;手腕部-腱鞘炎;筋膜炎

2,再生医学技术治疗运动系统疑难杂症,包括:软骨/半月板/肌腱/韧带的修复、重建和再生;

门诊类型:肌腱病专科门诊!关节外科/运动医学专家门诊;

致谢:感谢 浙大李氏基金和再生医学中心的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