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如何学会看病

2019年03月04日 82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  程良斌


医疗消费观念的改变,由医疗引导,到广告引导,现在发展为教育引导。其实,看病也是一门学问,如何看病?如何看好病?也是一门学问,以下几点值得大家注意: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①在看病之前,最好先回顾一下你的病史。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病的?发病时有什么不适的情况?如果有时间,可用本子和笔先记下来,正所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特别是大医院的专家,医生时间很紧,一天看上百来号,如果你准备的充分,有利于医生在较短时间掌握你的病情。②回忆一下曾经接受过的治疗,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治疗,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和他们的名称(包括商品名),如果有说明书或药盒、药瓶,最好一起带来。③回想一下是否曾经对哪些药物有过过敏史,特别是抗菌素,因为药物过敏史对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你以前曾经对某种药物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做好记下来,看病时可主动告诉医生,医生会在你的病历首页上特别注明的,这样会提醒以后的医生的。④最好带上以前的病历、检查结果,每次看完病后,也请保存好病历和检查结果,以备下次看病时用。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程良斌


学会如何与医生进行交流。无论看西医还是看中医,医生都需要通过与您的交谈才能搞清楚你的病情。有些人以为中医只需诊脉就可知病情,一到医生跟前啥都不说,把手一伸,先要医生说对他的病情才相信医生,继续看病,否则就认为医生不行,这是一种误解。其实,西医讲究望触叩听,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中医不是仅仅通过切脉就可以摸出您是什么病,西医也不是仅仅依靠化验检查、B查、CT等就可知道您是什么病。医学发展到今天,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医生除了详细了解病史、症状体征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必要,有时也是相当重要的。如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谱差异性大,临床表现隐匿、复杂、多样,仅1/3的患者起病症状典型,71%无任何症状体征。不少患者是在体检中“意外”发现,经过现代医学之病毒学、免疫学、影像学、病理学及生化学等检查确诊。


正确认识临床疗效。我们应该清楚,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有限的,不难理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其实,目前有很多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我们还不是非清楚,跟谈不上根治了。医学是一门非常保守的科学,一种治疗药物和方法,一般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断研究、不断验证后才能确定下来被广泛使用。及时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的治疗药物和方案,也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能治好您的病,绝对不可能的。特别是一些医学上的难治性疾病,如果有谁向你保证能治愈,那不是安慰你,就是骗您的。治病和修理机器不一样,不是您花了钱就一定确保您的病能治好的。目前,有许多病是不可治愈的,因为它的病因难以清除,如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类风湿、乙型肝炎、癌症……。现代医学仍然无法彻底治愈,但并不意味医学上无能为力。医生可以通过一定的治疗,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使疾病无害化。如降压药的使用,意味着高血压患者将来几十年后死于脑出血、心脏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乙型肝炎患者,通过抗病毒等治疗,可以延缓或阻止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甚至阻止病情进展,大大延长患者生命。看病找医生,您在医生那里获得的有时不一定是有效地治疗药物和方法,而是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存、共同生活,学会如何预防控制病情的反复、进展。


正确看待医生的态度。您可能曾经对医生生硬的态度敢敢于怀,其实有时医生的态度与他所处的科室和当时的情形相关。一般而言,越是紧急,越是危及生命的科室,医生的态度越生硬甚至您认为的恶劣。比喻在急诊室或抢救病人时,医生很少和颜悦色地跟家属讲话,有时急迫甚至厉声吩咐家属去做什么。此时,希望您能明白,医生的态度有时是情有可原的。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医生的态度对病人是非常重要的。有位名医说过:在治病中,病因学占20%,发病学占20%,症状学占20%,安慰学占40%。不无道理。事实上,许多医生能成为患者心目中的好医生,不仅仅是因为医术高明,更有一颗“仁爱之心”。医生与病人,其实应该是情感、道德和价值的共同体,他们共同面对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疾病。医学是人道,应该是人性优先,而不是技术优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