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我和磨玻璃结节不得不说的故事-7-水调歌头 (原创)

2018年12月17日 851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右肺磨玻璃结节术后一年感悟

                             作者:有心的患者

     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词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特别喜欢他所描绘的其中意境和人生态度。望着凉凉的月色,忆起寥寥的人生,把些许的惆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情于相思的明月,感怀于世间万物。我想:诗词中的笔墨情怀也许就是我一个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从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的恐惧、无助、怨愤,到现在的接受、释然、积极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一年手术和治疗的过程是煎熬的、是痛苦的,但也是我最不能忘怀的,最需要充满感激而温情的一段旅程。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患病经历,愿与一些病友共勉。

     我是一名44岁的中年女性,曾在大连与前夫开办塑钢窗工厂十余年,是一位个体经营者。2014年秋,是一个让我心力交瘁、满目疮痍的悲凉季节。当时正值家父病重、而我苦苦经营多年的婚姻生活又亮起了红灯。为了照顾老父亲,我一人在老家的一所医院看护他近7个月,最后含泪将父亲送走。在这7个月十分漫长而身心俱疲的日子里,我邂逅了现在的丈夫。是他在我家庭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在我个人婚姻生活最无望痛苦的时候,选择与我并肩作战、为我抚平心灵的创伤。再婚后的生活一如自己所愿,在他的呵护下,我久违的笑容又时时绽放在脸上和心里。曾几何时,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再婚女人。可是命运偏偏十分垂青我,在2017年9月初的一次意外检查中,我第一次听到了肺磨玻璃结节——这个让我不寒而栗的名词。为婚后幸福美满的短暂两年生活又罩上了一层灰暗的愁容与面纱。

     说起这次检查经历和求医过程,真的要感谢我现任爱人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小姑子小微(化名)。2017年9月1日,我陪同丈夫到小微所在的健康体检中心,为他做肺部CT的例行年度复查(肺部曾有小结节多年)。待爱人做完检查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他随嘴说:“既然你也来了,就麻烦小妹跟主任说说,给你也做做?”

    小微这人十分善解人意,就在当时也安排了我的肺CT检查。当时我躺在CT检查床上,心里一直还埋怨:他可真是的,我不咳嗽、也不喘的,肺子能有什么病?还麻烦小姑子搭个人情,多不好啊!就这样,我在心理十分拒绝的情况下,做了一次看似毫无意义的检查。没想到,爱人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检查,在我身上却用了半个多小时。待我从检查床下来,见三人表情都比较凝重,爱人只跟我说:“没事儿,就是右肺有一个小结节,很多人也都有的”。回身我们一并谢过放射科主任,就急匆匆地回了家。

     在我一直放心以为我真的没有什么大事儿的情况下,其实暗地里,小微在当天下午,就拿着我的肺CT片子到当地最权威的医院找专家进行了会诊,其结果是“建议尽快手术”。我当晚记得特别清楚,晚餐后我本想拉着爱人一起去遛弯儿,他却微笑着说:“娟子,今天咱就不出去了哈,我跟你说个事儿呗”。几度欲言又止并在我一再的追问下,他说:“娟子,要不趁着这几天咱俩都没什么事儿,去上海你姐姐家溜达溜达?你右肺不查出有一个小结节吗?顺便到上海的大医院再好好地查一查?”听他这样说,其实我心里当时就一怔,心想,今天上午的检查肯定是有事儿,他不便与我直说罢了。为了不让爱人担心,我假装若无其事地说:“行啊?我也正想出去走走呢?”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我内心是十分不平静的,更是十分恐惧的,但同时也是抱有一丝希望的。

      在我内心挣扎痛苦的这几天,其实爱人和小微更是焦头烂额,一面瞒着我、安慰我,怕我有所察觉,一面由小姑子在微医在线上选择医院、确定医生、挂号、找人买票等出发前的所有事宜,也是十分不易。就这样,我在发现肺结节的第三天,就飞到了上海肺科医院,开始我此次的求医治病经历。

      由于之前小微他们的前期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我们到了上海之后特别顺利,下飞机后的当天下午,就在肺科门诊遇见了小姑子在微医在线上联系的那位主任。一直以来,看病难、医患矛盾大、大夫臭脸等一些负面的消息,会时常充斥着我们的神经,让本就处于身心痛苦的患者们,对医院真的是望而却步、不知所措。可是所有这些疑虑和问题,在遇见这位主任后便都消除了。只见他这个人十分和蔼亲切,对排如长龙的每一位患者都和颜悦色,不急不躁,而且十分有耐心,对一些家属的咨询都百答不厌。我当时就在想:“小姑子还真有本事,给我找的医生简直太好了,之前在一些医院都或多或少能碰见一些疾言厉色、火急火燎的医护人员。看来,今天我遇到了一位好医生啊”正在我满脑子思绪还在飘的时候,一句暖暖柔柔的上海男士声音入了我的耳帘。“您好,您是XXX吧!请把片子给我”。虽然只有简短的几个字,但作为一个心急如焚和充满希望的患者来说,我觉得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一般让我倍感温暖与慰藉。主任认真地看过片子后,对我和爱人说:“你们是从东北来得?这么远来一趟可真是不容易呀?您右肺确实有一个磨玻璃结节,大小在2.5厘米左右,但是您不用太担心,我们医院像您这样的患者也比较多,治疗和预后的效果也都非常好。所以针对您右肺的这个结节,我建议您还是住院系统治疗比较好,接下来可能还需要再做一些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PECT等,我们会根据您的检查结果,尽快来安排您后面的治疗和手术,您看这样安排可以吗?”本就深知病情的爱人,听到主任这样说,便急匆匆地说:“主任,就按照您说的办,我们到这儿来,就是知道咱家医院治疗肺结节是全国最权威的,我们啥都听您的……”作为患者,为了不让爱人着急和担心,我当时便欣然接受了。就这样,上海肺科医院的主任为我尽快安排了床位和PECT检查,9月5日,就为我做了“右肺磨玻璃结节微创手术”。同时,为了尽量能减少我的住院费用,主任在我术后三天,病情比较平稳后,就建议我出院回上海的姐姐家继续观察治疗。所以,从发现右肺磨玻璃结节,到手术、出院,我一共才用了短短5天的时间。可见上海肺科医院所有医者的高尚悯人情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的大爱医德,可见一斑。

    作为患者,我深知自己这一年来治病路上的不易与艰辛,我更深知从灰暗人生谷底到如今基本能释怀的心路历程。其实,从得知我右肺上有结节的那天起,我就开始了自己和自己做心理斗争的漫长时间。

     常言道:“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可是老天爷为什么偏偏就这么眷顾我呢?为什么把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我的身上呢?为什么这么快就要剥夺我来之不易的幸福呢?……无数个为什么在我患病初期一直都在围绕着我,困惑着我。其实,在我得知肺上有个小结节开始,从爱人有时满面愁容开始,从和他家人在为我去上海前,刻意隐瞒我所做的一切事情开始,我的内心始终都没能平静过。在爱人上班不在家的时候,自己不知大声痛哭了多少回;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紧张恐惧泪流了多少回;在望着爱人因为奔波劳累熟睡的样子时,心疼了多少回。我曾经怨恨命运的不公平,埋怨岁月的太无情,叹息自己的太无能和彷徨求医的是与否……可以说,当时的心境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浑浑噩噩、强装笑颜地过了几日在去上海前的日子。

来到上海,一切都十分顺利,让我一直悬着的心有了些许的平静和舒适。虽然说手术很顺利,效果也很好,但肺磨玻璃结节的恶变程度也是很高的,再加之手术的创伤与疼痛,让我本就体质不太好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在上海姐姐家观察康复的那一个月,每天我都觉得是在度日如年,每天都在自怨自艾。因为创口疼痛不适,每日戴着口罩,不敢大声说话,不敢用力咳嗽,不敢进食东西,因为自卑更不愿与人交流。虽然说姐姐对我照顾十分有加,经常疏导我安慰我,还每天换着花样为我加强营养;外甥侄女们不远万里到上海来陪我散步聊天;爱人因为陪伴我,与单位还请了有薪长假。所有的种种,在我看来都是因为我,因为我的疾病,让姐姐全家这样为我操劳,让孩子们撇家舍业来怜惜我,更让爱人放弃工作,我觉得所有这些都太不值了,因为我就是一个废人,一个时刻需要大家照顾的人。自卑、自责、对疾病未来康复的无望,都让我的情绪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变得封闭自己,不愿与人交流,只沉浸在自己孤独、愤怒、怨天尤人的狭隘世界里。有时家人亲友的安慰、丈夫的关爱在我看来都是施舍与怜悯,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郁闷、压抑、焦虑、易怒等负面情绪在术后的一个月之内,始终伴随着我。眉头紧缩、愁容满面、唉声叹气成了我那时的标配。

     一个月的上海观察期就这样在惶恐、不安、焦虑痛苦中渡过了。在回家之前,我们按照上海肺科医院主任的出院指导,又进行了走前的身体检查和咨询工作。这次,再见到主任,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和亲切。他十分耐心地询问了我术后这一个月的饮食方面、休息睡眠、创口疼痛等身体状况,目前都有哪些不适,还认真地为了检查了微创伤口……说话温柔易懂、查体轻柔仔细、指导耐心具体。尤其在我的心理疏导方面,主任更是安慰了我许多,还给我举了很多患者的案例,鼓励我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主任见我来上海一趟确实不易,还叮嘱我爱人说:“这次手术十分成功,不用过度担心,以后每三个月在你们当地医院复查肺CT,到时给我发过来即可,就不用这么来回折腾了。术后一年,我会根据她每次的片子情况,再告知你们是否需要到上海来进行彻底的复查”。听了他一番关切的言辞,我当时就豁然开朗了许多,心情也好了很多。我想:人家主任还啥事都替我们想着,尽量减少治疗费用,上哪去找这么负责人、这么有爱心,又这么技术高超的医生啊?正如主任所说,我还这么年轻,只要跟住医生的节奏,听医生的话,疾病这道坎儿肯定能顺利地迈过去的。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确,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心理沉重的包袱轻了许多,整个人也释然了许多,之前愤愤不平、郁闷恐惧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所以,我要特别感谢主任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精心的医治,此次上海之行注定是我人生旅途中最温情、最感恩、最值得终生铭记的一段美好时光。

     带着上海肺科主任的嘱托与期许,我在手术后的一个月顺利地先回到了婆婆家。一进家门,公婆、大伯哥、大姑子、小姑子,还有婆家的几个晚辈,都已经在客厅翘首以盼的在等着我们了。见我进屋,一家人便都围过来上来,有的提过行李、有的扶我坐下、有的嘘寒问暖,有的张罗着开饭……好一番热闹又十分和谐的场面。看着婆家人为我所做的一切,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委屈、压抑、不甘的情绪了,感激、感谢、感恩的泪水竟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原本以为自己才刚刚走进这个家庭,还没有诞下个一男半女,还没有乘欢老人膝下,反倒是让他们为我担心,为我祝福。这是多么好的一大家子人呐,有体贴呵护的丈夫,有懂事孝顺的晚辈,有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所有这些,都是我的福气,我觉得老天爷还是公平的,是垂怜我的,真的要感谢老天爷给了我再婚后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这样,家里的欢愉和温暖,让我曾经幻灭生活情趣的人,在术后又换发了出了新的生命力,自己的心情便逐渐好了起来,对病痛的折磨也有了承受力。

     在手术后静养的日子里,虽然我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但丈夫始终都不让我下厨做饭,怕油烟刺激到我的呼吸道;原本吸烟十分频繁的他,也会悄悄走到走廊让我免受二手烟的危害;只要他工作不太忙,一有时间,都会陪我散步聊天;每次当我说起孩子时,他总是安慰着我要以自己的身体为重……爱人为我所付出的那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我十分的感动,但同时也很不安。感动的是他能不厌其烦地照顾着我,呵护着我;不安的是我怕自己的肺结节再复发、扩散或者恶变,再加之巨额的治疗费用,最后再人财两空,给他和我所有的亲戚朋友们带来伤痛。每每想到这些,我的情绪就比较低落,之前所有的信誓旦旦、无所畏惧的想法,在此刻就会变得很苍白无力。好在每次当我一有这样想法的时候,爱人和小姑子都会及时地给予我心理疏导和适时地安慰。尤其小姑子还会经常跟我说一些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消息。譬如:人在高兴时,细胞很圆润,就像十八岁的年轻人,而人在生气郁闷时,细胞就像八十岁的老头,皱皱缩缩的;还时常指导我的饮食,建议多吃大蒜、香菇、胡萝卜、豆类等12大顶级抗癌食物等。对于她每次的善意提醒,我都会欣然接受。而且在我术后每一次的当地复查中,小姑子都会竭尽所能地来帮助我,为我找最好的医生、安排最佳的检查项目,及时与上海肺科医院进行网络、微信、邮件等渠道的反馈与交流,她已然成了我治病路上的桥梁和纽带。我知道,为了这条祈求健康幸福的道路,小姑子确实付出了很多,也承受了很多。

    回顾自己患肺磨玻璃结节这一年来的所有故事和心得体会,真的是感触颇多。一路走来,从最初那灰暗阴沉了无生趣的日子,到如今容光焕发心情愉悦的模样,我经历了人生中我认为最难熬、最苦楚、最无望、也是最阳光灿烂的岁月。今天,我愿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分享给大家,当我们在共勉的同时,请记住家人们殷切祝福的目光,请记住亲朋们温暖有力的臂膀,请记住医生们大爱无私的医德,请记住这悠悠岁月的静好。愿你我携手前行,为自己的健康去享受生活的美好,感恩所有需要我们感恩的人们,让疾病成为我们筑梦路上那一段最温情、最无悔的旅程。

心理健康小贴士:

    苏女士患病的心理路程可谓跌宕起伏:最初得知患病时的恐惧;抱有一丝希望地接受医生建议手术;术后观察期的不安、焦虑和痛苦;复诊时在医生的鼓励和安慰下心里短暂的释然;术后康复期的自卑、担心,怕癌症复发给家人带来人财两空的悲观;最后在丈夫和亲人的真情照顾和帮助下,战胜自我的心情愉悦……

    对于癌症患者而言,面对身体的重大变故,出现心情的变化起伏是很正常的。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言,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所幸,苏女士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面对人生的重大变故,有真情耐心的丈夫和善良有爱的亲人帮助她度过人生难关。(商丽君老师提供心理贴士)

本文是谢冬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