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杜玉堂教授文章系列6《肉芽肿GLM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9年09月03日 83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GLM的临床诊断:

GLM的炎症表现缺乏特异性,专业经验不足的医生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误诊率高达75——100%

但根据GLM的年龄特征和临床表现:年轻的经产妇,突发乳腺肿块或肿块突然增大,疼痛。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记住三个三口诀,三个三是:病人年龄30多岁,最小孩子2-3岁,病程2-3月,诊断并不困难。

总结诊断口诀如下:

   病史三个三,肿块发周边,先痛后红肿,腿上长红斑,彩超有窦道,肉芽小叶炎

  辅助临床检查最实用安全的方法是彩超,当然需要清晰度较高的仪器和有经验的彩超医生,如果发现蜂窝状低至无回声(脓肿或流动)或管道式蔓延对GLM的诊断帮助很大。最好手术医生与彩超医生共同检查,确定性质和完成病灶定位。钼靶、核磁,一般没有特异性表现,仅有助于除外乳癌。注意35岁以下妇女最好不做X线检查。

二,GLM的鉴别诊断

1、  首要鉴别乳癌GLM发病初起,白皮肿块即没有红肿的阶段,肿块坚硬,误诊为乳癌是很常见的现象。1972年世界首篇论文,报告5例,全部误诊为乳癌,甚至术前进行过放疗,文献中误诊为乳癌的误诊率高达100%,一旦误诊为乳癌,就会做各种根治术,牺牲掉整个乳房。一般来说乳癌发病年龄比GLM10岁,肿块不会几天内巨大,或突大忽小。但也要警惕个别的GLM病灶中隐藏着难以发现的导管或小叶原位癌,对于实性病灶必须切开剖验,必要时台上冰冻,等待病理结果。

2、  其次是浆乳:国内多数地区和医生,不认识GLM,甚至不熟悉导管扩张症的名字,几乎全部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不少临床与病理医生认为浆乳与GLM是一回事。其实浆乳是发生于老年妇女乳晕下中心部大导管的扩张及其周围炎,而GLM是发生于腺小叶的自身免疫性炎症,病人平均只有30岁的经产妇,病情进展迅速,治疗及其困难。

3、  乳腺瘘管Zuska病:这个病1956Haagenson称为反复性乳晕旁感染,另放在乳腺感染章节。后来发现是输乳管角栓阻塞的结果,称为Zuska病,即乳晕旁瘘管,反复发作的乳晕旁炎症,病变范围极小,与乳头发育畸形有关,病程克长达33年。但现在也常被称为浆乳,实际上,是参见于未婚女孩的乳晕旁感染,与浆乳,GLM根本不是一回事。

4、  乳腺结核:因同属于乳腺的慢性炎症,红肿破溃,长久不愈。病理上又同属于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性炎,培养出类似结核杆菌的棒状杆菌,所以怀疑结核病是有理由的。但是GLM不是乳腺结核,但时有误诊,如果彩超发现病灶来源于肋骨胸壁,那就考虑乳腺结核了。

4其他乳腺肉芽肿性炎:乳腺的肉芽肿性炎至少17 比如结节病,韦格氏肉芽肿,脂肪坏死等等,要诊断GLM,首先就要排除其他种类的肉芽肿性炎,才能诊断特发性IGM,GLM。实际上是一种排他性诊断,排除其他所有的炎症,才能诊断GLM,所以诊断难度较大。

附:三种常见慢性乳腺炎鉴别表

乳晕瘘管,浆乳,肉芽肿GLM三种病是最常见的慢性乳腺炎症,但临床上不易鉴别,经常有人分不清楚,统称为浆乳,为了帮助鉴别诊断,可以参考下表:

注:乳腺炎症与乳癌一样,病理是金标准,但遗憾的是目前病理与临床医生全神关注乳癌,对乳腺慢性炎症认识不足,往往不注意鉴别,导致GLM诊治的延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