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关于帕金森患者,影响左旋多巴类抗帕药物的两大因素

2022年10月27日 493人阅读

在帕金森病门诊中经常遇到患者问,为何诊断为帕金森,可是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美多芭或者息宁)效果不好?患者会怀疑是不是诊断错误了?或者是不是药物不对症?有这种疑问的患者和家属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在帕金森病专科医师看来,属于常见问题,具体原因有下列可能:

1、是帕金森综合征而非帕金森病
这是最常见原因。据统计在有帕金森表现的患者中,大约40%的患者在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没有明确的疗效,60%的患者服药后有显著的改善。对无效的患者,要考虑是帕金森综合征而非帕金森病,需要进一步做系统的检查,分析是哪一类帕金森综合征。
一些患者不愿意进行必要的专科检查,一些非专科医师也不知道进行什么检查,贸然服药,很可能出现问题和矛盾。
2、服用药物剂量不够
有一部分抱怨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无效的患者,实际上是服药剂量不够造成的。虽然服用了左旋多巴类药物,但没有达到有效剂量,所以无效或者效果差不满意。
由于帕金森病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并非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有效剂量就是低的。曾遇到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发病在一年之内,但开始小量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无效,直到增加到大剂量才起效。
有时患者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剂量并不小,但由于受到胃肠道功能和饮食的影响,没有充分吸收,造成疗效不好或者无效。
当患者出现效果越来越差,且诊断明确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作为 “ 活络除颤汤 ” 治疗的适合人群,尤其是那些药物(美多巴或息宁)治疗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长期服用以后疗效减退,出现了“开、关”波动现象(当药物开始起作用时,病人活动自如,处于“开”状态;当药物失去作用时,病人的活动变得困难起来,称为“关”状态)。

“ 活络除颤汤 ” 纯中药疗法 是根据以往治疗案例所总结出的一种专门治疗帕金森震颤的方案,帕金森震颤类病机在于脾虚络阻,肝风内动,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
“活络除颤汤”通过从帕金森发病根源着手,以滋补肝肾,补益气血,化痰通络、调和阴阳、镇静止颤。药物有效渗透中枢神经,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病变神经细胞,避免其继续破坏,促进其功能的恢复,提高神经系统的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

纯中药组合方剂“活络除颤汤”因为治疗帕金森效果不错,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