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千万莫把乳腺癌当作乳腺炎来治疗

2019年10月18日 729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乳腺炎(主要指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肉芽肿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乳晕瘘管)发病率急剧上升,近几年来,此类病人门诊就诊人数越来越多,作者也碰到不少外院医生把乳腺癌当作乳腺炎来治疗,贻误了病情,造成了惨重的后果。特在此举几例典型案例,要大家引起警惕和重视。

病例一:杨女士,32岁,在江苏某医院乳腺科专科主任处整整看了一年多,开始右乳红肿,时好时坏,一直按炎症来处理,一直拖到最后,乳头明显凹陷,整个乳房糜烂,此时病人不相信当地专家治疗,辗转找到我门诊,此时锁骨上淋巴结已肿大,而且溃烂乳房已能嗅到特殊乳腺癌的气味,穿刺活检证实为导管浸润性乳腺癌。没有多久,转移到肺和全身骨骼,为时已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西医结合乳腺科袁永熙

病例二:最近作者参加医疗纠纷鉴定,陈女士,36岁,左乳红肿,在三明市某医院B超诊断为左乳导管炎性病变,当地医院要她做穿刺活检,病人不相信当地医院水平,随即到福建省某医院,不知何原因,该院病理科仅做了“细针穿刺活检”,做出了左侧乳腺增生性乳腺伴急性炎症的病理诊断。回三明市当地医院,按乳腺炎治疗,仅采取抗生素进行消炎,拖了七个月治疗,左侧乳房日渐肿大,全身很不舒服,又再到福建省某医院,这次做了空心针组织活检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再进一步检查癌细胞已扩散到肝、淋巴等部位,由于没有及时诊断,造成病人失去了宝贵治疗时间,还引起了医患纠纷。

病例三:王女士,38岁,她被云南省某医院诊断为右乳浆细胞性乳腺炎,不知吃了多少中西医药,久治不愈,不仅乳房红肿区域越来越大,整个乳房呈僵块状,拖了已经八个月,来作者处就诊时,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如鸽蛋大小,穿刺病例报告浸润性癌,免疫组化Fish扩增,我们同时化疗+靶向治疗三个疗程,肿块明显缩小,为其做了右乳改良根治术,并做植皮修复,术后又进行了放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乳腺炎,特别是肉芽肿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与乳腺癌十分相似,容易发生误诊。根据我的长期临床经验,应该规范鉴别诊断,如下:

(一)、年龄,非哺乳期乳腺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年龄30多岁,小孩2到5岁,病史3个月左右。乳腺癌常见于中老年女性。然而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

(二)、乳腺炎和乳腺癌的肿块相似,均边界不清,可都有皮肤桔皮样变,乳头内陷等表现。但乳腺炎,特别是乳腺导管扩张症,乳房肿块多位于乳头乳晕区,肿块往往是多发的,累及皮肤有色斑表现,而乳腺癌肿块可发生于乳房任何位置,以外侧居多,单发肿块,皮肤往往很少累及,晚期肿块与胸壁固定而无法推动。

(三)、乳头溢液:乳腺炎常为多个乳孔溢液,溢液多为浑浊或黄色脓性,有些呈牙膏状,血性液少见,乳腺癌的乳头溢液以单孔为主,血型咖啡色多见。

(四)、乳腺炎:可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质地软或韧,有压痛。随着病情好转缩小或消退。特别“B超”显示淋巴结髓质结构无破坏,有淋巴门。乳腺癌的淋巴结肿大通常质地较硬,而且不会缩小“B超”显示髓质有破坏,淋巴门消失。

(五)、高频彩超(B超)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反复动态做,尤其在早期一个月内,病人如有红肿疼痛,我们是不主张做钼靶的,会造成炎症扩散,如有乳头溢液,我们主张开展乳管镜检查,有条件可做增强的双乳核磁共振检查,就可以很明确了。

(六)、最重要的明确诊断,一定要做病理诊断,每一例炎性肿块的病人都要做空心针穿刺组织活检术,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阳性率较低,仅50%-60%左右,易漏诊。如果抗感染治疗三周无效,还要反复组织活检。因为我们碰到不少病人同时存在炎性病变和癌性病变。有些炎性乳腺癌,其病变部位在表皮下淋巴网内,必要时还要做红肿皮肤活检。

综上所述,我们可看出不管是乳腺炎还是乳腺癌其临床表现是复杂且多样的,如有碰到类似乳房炎性肿块病情,一定需要到乳腺专科而且有经验医生处去诊治!

"D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ight the first time!"(第一次诊断和治疗就做对是多么的重要!)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