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女子患罕见病,下颌抽搐,吃饭不敢张嘴。医生:颅内血管压了神经

2022年07月05日 814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边女士来自西安市,15年前,她突然感觉自己左侧上下牙齿不由自主的往一块“黏”,呈“咬牙切齿”状,她想张嘴却感到很困难。长此以往,边女士感到咬肌酸痛难忍,她的左边咬肌看上去也比右侧大很多,就像嘴巴里含了一块糖而凸出来。除此之外,边女士的左侧下颌部位还会出现一抽一抽的问题,吃饭、张嘴、说话都可能会引起抽搐或者“咬牙切齿”。

  长期以来不由自主的咬牙切齿,使边女士左侧上下牙出现了磨损现象,为了避免触发病情,一般她都尽量用右侧牙齿吃饭。但还是不能避免。无奈,她只能在病情发作时,给牙齿中间垫一点水果,或者黄瓜之类的蔬菜。同时,由于左侧下颌部位经常会出现抽搐,边女士在说话时经常不由自主地出现弹舌的声音,常常引起一些误解,给边女士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最近半个月以来,边女士牙齿抽搐和紧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她甚至不敢让上下牙接触,使嘴巴一直保持半张开的状态。为了治病,边女士找到西安交大一附院颅底颅神经疾病诊疗专家组姜海涛教授,并被确诊为罕见的咬肌痉挛。

  姜海涛教授介绍,咬肌痉挛属于面部肌肉痉挛中特殊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中很罕见,表现为咬肌酸痛、张嘴困难、口腔颌面部抽搐。这种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但目前公认的病因,是由于人们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容易硬化,迂曲,一些血管就出现了异常行走,碰触并压迫到三叉神经、面神经等这些支配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长期的血管压迫可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传导紊乱,引起面部肌肉难以控制的抽搐和痉挛。血管压迫神经后最常见的就是面肌痉挛的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在姜海涛教授指导下,边女士进行了颅神经显像检查中显示,左侧小脑上动脉与同侧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双侧小脑前下动脉与同侧面听神经关系密切。同时,这一检查结果也表明了治疗的方向。

  2022年6月,姜海涛教授为边女士进行了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全麻满意后患者取右侧卧位,取左耳后直切口(4cm左右),颅骨钻孔一元硬币大小,显微镜下于左侧桥小脑角区仔细探查三叉神经,见左侧小脑上动脉由腹侧压迫三叉神经运动根脑池段,予以分离,中间垫上神经垫片。为了确保手术的效果,姜海涛教授选择切断2支左侧三叉神经运动根。

  手术后,边女士开心地笑了,15年的“咬牙切齿”、抽搐症状消失了,她终于可以随意张嘴,说话,大笑,不用担心会出现疼痛和痉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