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神经根型颈椎病该如何治疗

2018年07月25日 530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神经根型颈椎病: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产生的单侧或双侧上肢的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本病较多见,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均有明显的疗效,其中尤以头颈持续(或间断)牵引、按摩、热疗以及适当的运动等,预后大多较好。山东电力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赵存跃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颈椎病的病因: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此外,根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围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亦可引起与本病相类似的症状。

第三,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1.颈部症状: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轻重不一。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及颈部立正式体位,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且这些表现尤以急性期为明显。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颈部症状较轻微,甚至可无特殊发现。

2.根性痛:最为多见,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与根性痛相伴随的是该神经根分布区的其他感觉障碍,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觉过敏及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患者往往将上肢上举会减轻疼痛,所以就诊时往往是将患肢置于肩部以上,以缓解疼痛。

3.根性肌力障碍: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脊神经根所支配的肌组。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明显。

4.腱反射改变:即受累脊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弧出现异常。早期活跃,而中、后期则减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单纯根性受累不应有病理反射,如伴有病理反射,则表示脊髓同时受累。

5.体征:压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实验有助于诊断。凡增加脊神经根张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其是急性期及以后根受压为主者。颈椎挤压试验阳性者多见于以髓核突出、髓核脱出及椎节不稳为主的病例,而因钩椎增生所致者大多为弱阳性,因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者,大多为阴性。

第四。检查方法

一般来讲,颈椎正侧、双斜位、过伸过屈侧位X线检查及颈椎MRI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如需手术,需同时行颈椎病变节段的CT检查,了解是否有后纵韧带骨化。X线主要表现为椎节不稳(梯形变)、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椎间孔狭窄及钩椎增生等异常改变中的一种或多种。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变性和髓核后突,髓核甚至可突向根管、椎管内,且大多偏向患侧。

第五.诊断:

1.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包括麻木及疼痛等,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与上肢牵拉试验:多为阳性,痛点封闭无显效,但诊断明确者勿需做此试验。

3.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不稳及骨刺形成等异常所见,MRI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局部的病理解剖状态,包括髓核的突出与脱出、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与程度等。

第六.鉴别诊断:

颈脊神经共有8对,并支配不同部位,因此当其受累时,视受累部位不同而症状的分布与差异较大。在临床上,以颈5~8脊神经根受累较多,故以此为重点对易混淆的疾病鉴别。

本病应与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腔出口综合征,腕管症候群,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及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相鉴别。

必须将本病的根性痛与干性痛(主要是桡神经干、尺神经干与正中神经干)和丛性痛(主要指颈丛、臂丛和腋丛)相区别。

亦需将本病的根性肌力障碍与干性及丛性肌萎缩相区别,并应与脊髓病变所引起的肌力改变相区别。必要时可行肌电图或皮质诱发电位等检查以资鉴别。

第七.治疗

1.保守治疗:主要以颈椎(持续或间断)牵引、手法按摩为主,同时可以静脉给予激素、甘露醇等药物治疗,热疗及适当的运动也会有一定的作用。

2.手术治疗:

凡具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手术:

(1)经正规非手术疗法3个月以上无效,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及神经学定位相一致;

(2)有进行性肌肉萎缩及疼痛剧烈;

(3)虽非手术疗法有效,但由于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术式以颈前路侧前方减压术为宜,不仅疗效佳,且对颈椎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对伴有椎节不稳或根管狭窄者,亦可同时选用椎节间界面内固定术,将椎节撑开及固定融合。通过切开小关节达到减压目的的颈后路术式虽有疗效,但因术后易引起颈椎成角畸形,目前已逐渐为大家所放弃。亦可通过椎板从后方切除或刮除椎体侧后方的骨性致压物,但此种术式难度较大,且易误伤,非有经验者不应选用,也有少数专家采取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创伤比较小,短期效果也不错,远期尚有待观察。

第八.预后

1.因单纯性颈椎髓核突出所致者,预后大多良好,治愈后少有复发者;

2.髓核脱出已形成粘连者易发生脑脊液漏,操作小心谨慎一点,一般不会残留症状;

3.因钩椎关节增生引起者,早期及时治疗预后多较满意。如病程较长,根管处已形成蛛网膜下隙粘连时,则易因症状迁延而使疗效欠满意;

4.因骨质广泛增生所致的根性痛者,治疗复杂,但只要操作细致、耐心,减压彻底,预后都很好。

附病例:女性,53岁,左上肢麻痛两年余,加重伴左肩部疼痛一个月左前臂背侧、左手背侧皮肤感觉减退,左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余阴性。经保守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要求手术治疗。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ACDF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症状即可缓解,术后4天主动下地活动,术后第7天出院。

术前X线 术前MRI 术前MRI 术后X线片

术后伤口愈合情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