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造影剂肾损伤的防治

2020年03月19日 84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于媛主治医师 北大人民医院肾内科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这些制品的密度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形成的对比可以显示出血管、体腔的图像,广泛应用于增强CT、冠脉造影、介入手术等。造影剂种类多样,目前最常用的造影剂多为含碘制剂。

造影剂一般为高渗性,在体内通过肾脏排泄,具有肾脏毒性,可致肾损害而发生急性肾衰。造影剂肾损伤的定义是指由碘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功能减退。血清肌酐于造影后48-72小时内较造影前升高≥25%,以及绝对值升高≥0.5mg/dl(44.2umol/L)可以诊断造影剂肾损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赵新菊

发生造影剂肾损伤的危险因素有:①存在肾功能不全;②糖尿病;③充血性心力衰竭;④年龄≥75岁;⑤贫血;⑥血容量减少或脱水;⑦低血压;⑧同时应用其他肾毒性药物;⑨短期内接受多种放射性造影剂者;⑩高血钙等。对于这部分患者临床上应权衡利弊,积极防治造影剂肾损伤。常用的防治措施有:1、术前综合评估利弊,避免不必要的造影剂应用,避免肾毒性药物应用,如氨基糖苷类、糖肽类抗生素等。2、水化及碱化被普遍认为是造影剂肾损伤的防治措施,一般为造影前12小时开始,持续到造影后6-24小时,补液可选用生理盐水,补液速度一般为1ml/kg.h,也可鼓励患者适当多饮水。3、选择等渗型、非离子造影剂,减少造影剂用量。4、抗氧化剂的应用,如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5、他汀类药物的应用,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而起到保护作用。6、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预防性透析并不能降低造影剂肾损伤的发生率,当出现严重的造影剂肾损伤时可以行肾替代治疗同时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

0